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 編譯
當科學家亟欲想瞭解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如何影響全球的糧食供應問題時,他們也同時要瞭解一年比一年上升的高溫會如何影響過去作物的生長週期,以及越來越頻繁的旱災如何影響作物的收成。
近幾年,研究學者已經開始瞭解到因為人類造成的過多二氧化碳不只造成全球暖化,也因為改變了作物的化學機制,減少了作物原本的維他命與礦物質含量,造成作物的營養價值沒有以往的高。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暴露在過多的二氧化碳底下的稻米,營養價值含量較低。這樣的研究結果,從全球有數十億人口無法從每日的飲食中得到足夠的蛋白質、維他命以及其他營養來看,隱藏的影響是很重大的。
美國農業部門的植物學學家以及這篇研究的共同作者西茲卡先生說:【當我們研究食物,我們過去都專注在氣候變遷如何影響農作的產量,但是農作的品質與營養成分也相同重要,不過大部分的人不會太注意。】
這篇發表在【進步科學】(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文章中,西茲卡教授與他的同事讓中國與日本的稻田暴露在相當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中,而這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是依據科學家預期在本世紀末世界會有的二氧化碳的濃度。
這些十八種不同的稻米中,大部分都成長了並且收成,但是稻米的營養價值卻減少很多,其中的蛋白質、鋅的含量都比今日的稻米少很多。這些稻米中的維他命。科學家重視這樣的研究,因為世界上目前有超過20億的人口的生存全仰賴主要糧食作物【對生長在富裕國家的人民來說,每天都可以享受多樣性、健康的飲食,對於稻米的營養價值減少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但是像是孟加拉,稻米佔了他們每天熱量攝取來源的70%,而且他們沒有其他管道獲取其他營養。】同是共同作者的L.Ebi教授分析說。
這篇文章最主要依據2014年自然期刊中的一篇研究。在該篇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二氧化碳會降低小麥、稻米、黃豆中的鋅與鐵。
過多的二氧化碳會降低糧食的營養含量聽起來似乎與過去的知識有點矛盾。因為職務畢竟是仰賴二氧化碳來進行行光合作用,因此似乎二氧化碳越多對植物越好,幫助植物成長。但是科學家也發現植物中的化學成分需要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土壤中的營養互相平衡。若非如此,植物的變化就會出乎預料。
儘管科學家還不能徹底瞭解為何過多二氧化碳會降低作物的營養含量,但科學家可以確定的是,唯有仰賴多樣化的食物,還有充足的食物含量,才可維持每日攝取的飲食健康。這結果對已開發國家中的人民聽起來很容易,對貧窮國家的居民卻是很大的挑戰。
哈佛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2014年那篇發表在【自然】期刊的作者–邁爾斯教授說:【我們還是要對意外有期待,儘管我們用實驗改變了作物生長的系統,但是我們對於這些改變會如何影響人類健康還是知道的很有限。】
延伸閱讀:
Reference :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