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九合一大選的結果,並未讓臺大沒校長的事實有任何的改變。
執政黨的代理主席、連任成功的基隆市長林右昌,12月6日下午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竟然直接跳過因為蔡政府卡管遲遲無法上台的臺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而在談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時,說張先生適合任何職位,「或許有機會他來當台大校長,相信各方都可以認同跟接受。」
顯然,即便在民意海嘯痛擊民進黨後,執政者依舊沒有任何真切的反思。才在12月3日說出:「民進黨兩度成為執政黨,人民已不欠民進黨,從今以後,我們自己不要再提民進黨過去對台灣民主的貢獻了!」之語的林右昌,過了幾天就全然無視於臺大已然按照法規選出校長的事實,而以民進黨代理主席之姿,用等同指定的心態指出張忠謀在這樣的狀態下是「各方都以認同跟接受」的臺大校長人選。這樣的傲慢,哪見得著一丁點選戰大敗的政黨謙卑地面對民意的味道?
民進黨的心態,選前選後有什麼改變?想來除卻些許害怕權力喪失的恐懼之外,那份霸道毫無收斂。蔡英文總統敗選檢討的主調~「改革沒錯,但人民跟不上」,與其說是檢討自己,不如說是責怪人民。辭掉黨主席的蔡總統,依舊如民進黨主席一般下鄉進行檢討之旅。而這個旅程,面對的都是支持者,取暖之意遠大於檢討,對象更不是全國人民。而同樣是6日,蔡總統弄了個「迴廊談話」,卻依舊沒有對於重大的國政爭議,如:年改、卡管以及公投的結果,發表任何撫慰人心、弭平爭議的談話;聚焦的都是民進黨內的政爭,以及依舊用文青式的言語自說自話地應對11月24日產生的新民意。
(圖片取自:蔡英文 Tsai Ing-wen)
中央政府的改組同樣無視於民意的憤怒,反成了民進黨最大派系新潮流權鬥劇本的展演。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與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去留,成了「逼宮」的橋段。然而,選前就自行去中立化、選務辦得一塌糊塗的中選會,並未全班換置,重塑威信,只有主委陳英鈐一人下台。這也便罷,但居然又傳出陳前主委是先請假後辭職,圖得是豐厚的年終獎金。更別說,選前就創造大量爭議的黨產會、促轉會、甚至是NCC等機關都未見反思與調整,反倒是追究「假新聞」還是這個民心盡失的政府念茲在茲、積極行動的焦點。
這樣一路看下來,難怪臺大會繼續沒有校長。對民進黨而言,臺大校長一職之所以要搞成這樣,無疑是對於學術話語權掌控之必須。這個心態,與絕大多數人民對於大學自治的認同,以及現行法令規章的規範全然背道而馳。站在民進黨的立場,臺大校長這位子,是一個不可棄守的政治灘頭堡,但對臺大與社會而言,這個職位卻是國家競爭力提升之必須。這種天南地北的思考,在民進黨全面執政的兩年多以來,不斷地發生在各個層面之上。從能源、年改、兩岸到外交,人民與國家真實的需求都不是民進黨的考量;而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法律、原則也都能毫無顧忌的轉髮夾彎。
這個關鍵點若沒有改變,任何的檢討其實不過就是政治的算計,任何的調整其實不過就是選舉的安排!臺大至今沒有校長,也不過就是如此景況的縮影。人民對這樣的政黨,還能有什麼期待?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