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意味著中國開始進入垃圾分類的時代。所謂垃圾分類,就是指按照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投放和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之所以要垃圾分類,是因為在這背後藏著殘忍的真相。這裡遠離市中心,羊群啃食運來的廚餘垃圾,小朋友從垃圾場翻找著“玩具”,肆虐的蚊蠅和焚燒垃圾的滾滾濃煙,這樣的場景在中國各地隨處可見。垃圾分類這場“戰爭”已迫在眉睫。在杭州,一天的垃圾量3年可填滿整個西湖;在上海,每年生產的生活垃圾就有900萬噸,4天就可以堆起一座高達420米的金茂大廈;在北京,人們已經用垃圾為北京建起了七環和八環。每年有800萬噸垃圾湧入海洋,足以圍繞地球400圈,誤食垃圾致死的領航鯨,胃中發現8公斤塑膠袋,而塑膠垃圾需要400年降解。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如不做出改變,死亡滅絕就是他們唯一的結局。而焚燒垃圾帶來的二噁英污染物,毒性相當於砒霜的900倍,氰化鉀的1000倍。而中國在此之前並未進行垃圾分類,有毒物質更是翻倍。
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看,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在一些垃圾處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蔓延,並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體。
但我們要知道,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是相當高的,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百元至幾百元不等,因此並不能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就這樣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垃圾,而垃圾又不能很好的得到處理,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說實行垃圾分類迫在眉睫,從國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和塑膠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塑膠瓶類,可回收塑膠,其他塑膠,資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
中國將垃圾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乾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作為最先試點的上海,垃圾分類把上海居民弄得“焦頭爛額”。但高手在民間,智慧的網友們為上海人民提供了一條簡易的垃圾分類法則:是乾是濕,讓豬試吃,一吃便知,豬可以吃的是濕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連豬都不吃的是乾垃圾,而可回收垃圾則可以賣了錢買豬。雖然不完全準確,但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細說垃圾分類只是想告訴人們,誰也不能拯救我們的家園,除了我們自己。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