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4指標評估,如何找到自己的路?

記者: 今周刊
地方新聞 | | 觀看數:0
王文華: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4指標評估,如何找到自己的路?

很多時候,因為不了解自己而開始夢想,但更多時候,因為發現另一個自己,夢想也就幻滅了。可是人生就是需要經歷,才能有更多選擇。

每個人在生命旅程中,總會遇過徘徊在十字路口,感到迷惘與困惑的時候,身邊的人常建議當事者要「找到人生方向」,重新步入生活正軌,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卻提供一個不同的思考面向:「人生一定要有方向嗎?」

 

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

「我們都假設人生有一個方向,像是一個保障,只要找到它,一切就搞定了,但真的如此嗎?」王文華表示,認為人生有確定的方向,從起點漸漸累積到最高點,是屬於線性時代的思維,但來到網路時代,閱讀文章已不再是同一篇從頭看到尾,而是透過超連結(Hyperlink)的方式,從一個網頁連到另一個;人生也是如此,當走著走著,發現中間有更精采的風景,何妨換個跑道到別的方向呢?所以他覺得,人生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可以有很多方向,到了新的階段,就朝向下一個方向努力。

在旁人眼中,從建中到台大外文系,從史丹佛MBA到外商工作,才華洋溢的王文華一直走在社會主流價值的道路上,努力唸書、拿好分數、出國進修、進大公司,又成為暢銷書作家,世俗社會期許的成就與頭銜,他都具備了,但王文華卻選擇急流勇退,跳脫舒適圈,離開人人欽羡的大公司,停下汲汲營營的腳步,reset自己的人生與工作方式。

為什麼?王文華侃侃而談:「我也跟多數人一樣,曾經相信人生只有唯一的一條路,以為得到名校學位、進入大公司,就可以擁有快樂與成功,從建中、台大、史丹佛到外商總經理,我一直走在第一志願的路上,但達到社會期望後,我發現自己並不快樂。」

令王文華驚訝的是,他不是唯一擁有這樣想法的人,他遇過許多讀明星學校,比他更成功、賺大錢的人,看起來擁有一切,但心中充滿空虛,讓他不禁懷疑,「人生真的只有一條路嗎?是否有別的選擇?」

 

「不確定」

是人生旅途必備的行李

王文華開始展開人生的自覺之旅,在不斷摸索新的方向中,他逐漸感受到,「不確定」本質上是一種探索,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他回溯自己當年放棄念外文研究所,出國換跑道讀商學MBA,離開華爾街高薪工作跳去電影公司做行銷;放棄外商頭銜而改去從事社會公益,與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成立若水國際,投入當時對大眾而言仍相當陌生的社會企業;近年又自行創業,創辦夢想學校開實體課程,奉獻傳授自身專業與經驗、並發起網路媒體創新拿鐵等。

至今每一次方向轉換,他都不確定是否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但是,他不急於擺脫這種不確定感,反而認為「如果人生是旅程,『不確定』就是必須帶的行李。」畢竟生命永遠沒有固定這件事,沒有方向才是正常的狀態。

父母、師長,甚至社會價值觀,都期待我們在年輕時就決定方向,然後照著過一輩子,王文華表示,自己人生選擇不這麼走,而在職涯中嘗試過各種改變,在追尋方向中學到新事物,一路上欣賞到許多美麗風景,若照著傳統只走同一條路,是很可惜的事,建議人們:「不用假設有一個最好的方向,有一個最好的自己,應該盡量探索所有可能的自己,讓每一個都能開花結果。」

994628

 (照片·夢想學校提供)

 

4指標評估 

找到自己的路

人生不能重來,所以更要好好活出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各階段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這樣活著才會有動力,但究竟要如何判斷與尋找方向呢,王文華給予以下建議:

首先,可以從關注世界經濟最新發展,對新事物保持好奇等方式,找出值得追求的新方向,並用「信念」、「個性」、「興趣」與「專長」這4個指標,評估自己是否適合,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被世代流行與同溫層選項牽制。

王文華觀察到,不少年輕人會依照世代的流行來決定方向,比方說,他在創立社會企業時問面試者為何想來應徵,經常聽到「因為大家都在講」的答案,但當問到本人為什麼對此有興趣,卻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這是因為受到同溫層過於雷同的意見、喜好與觀點影響,沒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史丹佛大學的設計思考課程,鼓勵學生在設計自己人生時,要去注意「周邊視力」,以一位好的駕駛者為例,開車時眼睛不會只顧著看前方,悶著頭一路往前走,也會注意到眼角兩邊的視野;王文華也呼應了設計思考的說法,建議人不要侷限在同溫層的世界裡,周遭看似與主題無關的機會,亦可能成為你未來方向的選項之一。

例如,如今的科技業愈來愈需要具人文素養的人才和技能,進科技公司並非是理工畢業生的專利,文科生不要為自己設限於傳統出路,可以挑戰嘗試跨領域的知識應用。

994629

↑王文華在夢想學校中與學員開心互動  (照片·夢想學校提供)

 

994630

 

不要坐在台下

要跳進坑裡

發現新方向後,王文華建議,「不要只是坐在台下,要跳進坑裡!」很多人只是看看書,坐在台下聽演講,沒有進一步的作為,這樣並不會有任何改變,「一定要展開行動,檢驗這個新方向是否真的適合你。」

他認為像男女朋友交往一樣,不可能在臉書聊天就認定彼此,總要實際見面交往後,覺得適合才展開一段新關係,但他也強調,「改變,不需要當烈士,要當嬰兒」,也就是並不是馬上辭去工作或休學,可嘗試以兼職或實習等各種機會,用嬰兒學步般的方式,一小步一小步進入這個新領域;嚮往開咖啡店的,利用下班或假日時間去咖啡店打工,想當程式設計師的,實際動手練習寫程式,並找機會參與專案,投入當中體驗,而不是在腦子裡想像,一段時間後,說不定認清原本對新方向的想像是錯誤的,也可能搞懂之後,發現自己真的適合投入,再放手做下一步決定。

此外,王文華指出,要知道自己究竟適合與喜愛什麼,還可以用「當下測量」與「睡前測量」兩種方式來檢驗。當下感覺做這件事是度日如年,還是忘了時間?事過境遷後,睡前再問自己一次,此次體驗是否有意義?因為有時當下經驗不好,對長期而言卻是好的,通常在做事的當下會忘了時間,睡前也覺得很有滿足感,就是自己適合與喜歡的事物。

 

994631

 (照片·夢想學校提供)

 

 

994632

本文摘自今周特刊《史丹佛生涯規畫課加強版》

最後更新時間:2020-02-10 18:33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