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天沒排便就是便秘! 5大主因別輕忽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超過3天沒排便就是便秘! 5大主因別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我大不出來怎麼辦?」有些人因為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導致兩天沒排便,或是糞便呈顆粒狀,這就是便秘嗎?其實不然!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地邀請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孫文俊,替惱人的排便問題順利解「秘」!

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 即定義為便秘

孫文俊醫師提及,臨床上對便秘的定義,主要是以時間為指標,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就是有便秘現象,至於糞便的形狀及軟硬度屬於臨床症狀,例如:便形像一顆顆的小雞便,可能與水份攝取不足有關,通常不會稱為便秘。

便秘有5大主因 八成輕症便秘能不藥而癒

八成輕症便秘不藥而癒,除了受到先天性臟器結構的影響,孫文俊醫師指出,便秘5大主因包括:
1.飲食:水分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
2.缺乏運動:運動能刺激腸道反射

3.藥物:有些藥物會間接影響排便,特別是精神科藥物

4.習慣性憋便:越常憋便、排便反射性會越差,易造成排便功能異常

5.腫瘤:直腸或左側低位大腸若有腫瘤阻塞,糞便量會越來越少。

出現便血、糞便形狀改變持續2週 恐是大腸癌

此外,有些人雖然每天排便,但卻一直有便意或覺得排不乾淨,孫文俊醫師歸類在「排便不順」,醫學上稱為「裡急後重」(tenesmus)。他強調,有這種現象的反而要提高警覺,因為大腸息肉或直腸腫瘤,也可能引發排便不順,若伴隨糞便形狀突然改變、出現便血等現象且持續2週,最好趕快就醫檢查。

長期用瀉藥、浣腸劑 恐成癮潛藏風險

有些追求「速成」的民眾,或容易有便秘困擾的年長者,往往會先用瀉藥或浣腸劑來解決便秘問題,卻忽略便利之下可能隱藏的風險。孫文俊醫師說明,長期使用浣腸劑恐會成癮,其插管頭形尖銳,若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直腸受傷或穿孔;有些瀉藥是刺激大腸收縮蠕動促進排便,所以服用越久,藥效就會越差。

食藥署提醒,便秘是良性病症,只要先從飲食和運動著手,多喝水、多吃蔬果,再配合每天運動,都能獲得改善;而若有不適症狀,應到醫院尋求醫師診治,以利提供專業建議。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如健康未爆彈 危險因子控管成關鍵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晚期大腸直腸癌免驚! 多專科治療團隊集結助攻「腸」久健康

氣喘階梯式穩定控制 醫籲吸入型藥物別害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8-04 13:1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