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媽傳統家庭壓力超大 心理師教你這樣做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婆媽傳統家庭壓力超大 心理師教你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前陣子有因婆媳問題導致媳婦走上絕路的案件,使社會群情激憤,事實上婆媳問題存在已久,即使現今社會已趨於兩性平權,但仍有許多人被困在傳統的枷鎖中,認為媳婦就該為婆家奉獻,此時若是隊友扛不住,更是讓太太壓力倍增,連求助似乎都不應該、太沒用。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潘奕瑄建議,主動與家人溝通,照顧家人之餘也要多照顧自己;另一方面是找出自我實現的價值,能把家人都照顧好也是一種成就,試著認同自己。

情緒時好時壞正常 彈性調整才健康

9/10是世界預防自殺日,台灣統計每年有近四千人自殺死亡,其中具身心困擾者自殺率更甚。人人都有過情緒低潮,如:低落、體不適、易煩躁、疲勞、睡不好等。潘奕瑄說明,壓力因應能力依體質、性格及原生家庭教育而有不同,情緒時好時壞很正常,真正的心理健康是能從喜怒哀樂中適時彈性調適。但不是每個低潮都有一個大事件或大壓力源,生活中小狀況長期累積,也會慢慢演變成「莫名其妙心情不好」。

不得不面對的處境 導致認知失調

像是在傳統家庭中的全職媽媽,必須迎合家庭需求,遵從公婆、大小姑指令、照顧全家人,長期壓抑情緒,有苦不敢說。潘奕瑄說,門診中很多30至5、60歲的女性,明明覺得自己很辛苦,但又不得不依附在這種傳統價值上,產生「認知失調」,因無法跳脫,只能說服自己服從並認同,等到年紀大了就會產生很多身心症狀,如頭暈、睡不好、疲倦不適等,也很常在公婆過世、小孩長大之後失去方向,找不到自我價值,陷入「我人生就這樣了嗎?」的低潮。

無法自我實現 傳統女性壓抑情緒導憾事

當自我實現的道路被家庭堵住,心中的負能量無處宣洩,不僅會有身心狀況,還可能造成憾事,潘奕瑄分享,婆婆媽媽們可以從兩個方向調整,務實面是試著調整溝通方式與技巧,避免陷入被動、受害者情緒,主動與家人溝通,照顧家人之餘也要多照顧自己;另一方面是找出自我實現的價值,能把家人都照顧好也是一種成就,試著認同自己。

睡不好、焦慮可以吃抗焦慮藥、安眠藥獲得改善,但如果生活中最大的壓力源未改變,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有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有問題,卻因為種種原因不敢求診,潘奕瑄提醒不必強迫自己一定要到身心科就診,可以致電張老師抒發情緒,台北市民眾也可撥打衛生所的心理諮商專線。希望大家都能多重視家人狀況,也不要責備身邊情緒低落的朋友。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延伸閱讀】

再見了,萬惡雙下巴! 瘦臉拉提全部到位!

疫情還在!計程車隊配備「消毒瓶」 民眾搭車更安心

強菌來襲,腸道大騷動? 人氣動畫「工作細胞」教你啟動妙方對抗壞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9-14 08:1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