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新竹縣一名年僅7歲的女童在家突然昏迷休克緊急送醫搶救。急診醫護人員眼見情況危急,立即施打「電動骨針」給予強心針藥物,女童才從休克昏迷恢復心臟跳動和意識。睜開眼恢復意識高喊「我想活下去」。
東元綜合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簡振宇說,女童患有兒童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室中膈缺損」,當天上午在家突然昏迷,母親發現當下即刻對女童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並叫救護車。到院後醫護人員不間斷給予高品質急救,包含電擊、插管及在15秒內完成電動骨針置入,使藥物經由骨骼內骨髓輸液給病人,提升心臟及血管的血液量,避免低血容性的休克及持續性心臟休止的發生,幫助女童恢復心臟跳動。在醫護人員努力下,女童才從休克狀態恢復意識清醒,並對著媽媽哭喊「我想活下去」,後盡速安排轉院。
東元綜合醫院急診科主治簡振宇醫師說,急診面對「突發性心臟休止」病患是分秒必爭的戰場,有效且高品質的心肺復甦術與強心藥物的搭配,能提高「突發性心臟休止」病患的存活率。過往施打強心藥物大多使用IC針,但施打速度以及對環境的彈性應變,相較電動骨針(俗稱IO針)成功效率較低;電動骨針主要的施打位置以小腿處的近端脛骨與肩膀處的肱骨頭,對到院前的救護技術人員而言,有著操作容易、成功率高等優點,雖然針頭穿過骨頭進入骨髓腔,但傷口僅有小孔洞,能快速癒合。
急診科主治簡振宇醫師補充,面對本院突發小兒心臟休止個案中,傳統周邊靜脈的置入,在多次的嘗試五分鐘後才完成,而同時間給於近端脛骨的電動骨針置入僅在15秒內即可完成,多給與了5分鐘的黃金搶救時間;面對重大外傷休克病患,給與止血與輸血同等重要,由於創傷造成低血容性休克可能造成周邊靜脈不容易建置,電動骨針置入近端肱骨頭能有效在30分鐘快速輸血3公升,避免病患因嚴重低血容性休克產生心臟驟停的遺憾。
東元綜合醫急診室為全國少數同時引進電動骨針與機械式按壓機器(LUCAS3)單位,能在第一時間有效發揮救命效率。副院長暨急診科主任林鎮宇說,電動骨針在國外院前及院內使用患者身上已行之有年,該院在108年即引進應用在臨床,有助提升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