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30米就累了!7旬婦「無法接送愛孫」曝病因 醫籲:年輕人2習慣成隱患

記者: 張毓函
健康 | | 觀看數:0
走30米就累了!7旬婦「無法接送愛孫」曝病因 醫籲:年輕人2習慣成隱患

隨著年齡增長,脊椎狹窄症的發生率逐漸上升,這種病症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困擾。近日,70幾歲阿嬤因為出現長期背部、臀部痠痛,不論翻身、站立都感到不適,大腿也漸漸變得無力,導致無法接送愛孫,發現不對勁後,隨即前往國泰綜合醫院求診。骨科醫師劉哲瑋接受《ENews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阿嬤是因患有神經壓迫所造成的「脊椎狹窄症」,並示警「年輕時的2習慣」恐會增加老了患病機率。

神經壓迫所造成的脊椎狹窄症

▲ 阿嬤因為出現長期背部不適,就診發現神經壓迫所造成的脊椎狹窄症(示意圖/Shutterstock)

「不能走太久」是脊椎狹窄症比較典型的症狀,劉哲瑋醫師指出,患者通常走個20、30公尺就會感覺受不了,需要蹲下或坐下緩解不適,一段路需要走很長時間,由於這病屬於退化型疾病,醫師特別警告「年輕時常彎腰搬重物、長期前傾久坐」2大族群,因為脊椎內的空間變窄,對脊椎及其相關結構產生壓力,在老了退化後,患病風險也會跟著增加。醫師強調:任何人都可能患上脊椎狹窄症。

脊椎狹窄症難自測 下背痛是徵兆

脊椎狹窄症很難自己檢測發現,劉哲瑋醫師提到,通常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下背部疼痛、從臀部蔓延至腿部的疼痛,腿部和腳部無力、麻木、刺痛或抽筋等,這些症狀會導致患者在走路、站立或伸展腰部脊椎時感到不舒服,反而坐下「彎曲下背部」時,疼痛感會有所稍緩。劉哲瑋醫師解釋,這是因為彎曲的姿勢會「打開」脊椎,擴大椎骨後方的空間。

脊椎狹窄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下背部疼

▲ 劉哲瑋醫師提到脊椎狹窄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下背部疼痛(示意圖/Shutterstock)

對於脊椎狹窄症的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一般來說,非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是常見的三種方法。非手術治療包括物理治療、戴支架等;藥物治療則主要針對疼痛和發炎症狀,使用消炎止痛藥等。如果經過非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後,患者症狀仍然無法獲得緩解,醫師才會請患者考慮手術治療。

 

長期壓迫恐癱瘓 微創手術拯救「下半身」

許多人對於脊椎傷痛恐需開刀經常「聞刀色變」,擔心脊椎手術恐終身癱瘓的風險而選擇隱忍,然而,如果脊神經或脊髓受到長時間的壓迫,可能會出現永久性麻木,更嚴重恐癱瘓。劉哲瑋醫師表示,傳統的脊椎手術通常會導致較大的手術傷口,失血量較高,康復時間較長。但近年來,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劉哲瑋醫師表示,採用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傷口大小、降低出血量並加快康復速度。手術方法利用兩個微創傷口進行,一個傷口用於插入內視鏡並灌注生理食鹽水,另一個傷口用於手術器械的進出。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通過水壓控制和電燒汽化技術,使手術過程幾乎無出血。

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傷口大小、降低出血量並加快康復速度。(示意圖/Shutterstock)

高解析度的內視鏡影像為醫師提供了放大並清晰的影像,醫師可以在極小的傷害下進行精細的手術,避免對肌肉和脊椎關節組織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同時,醫師可以對壓迫的神經進行有效的減壓,保留患者脊椎原有的穩定性,降低脊椎手術的後遺症。

劉哲瑋醫師通過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成功為這位阿嬤解除疼痛,恢復了她的生活品質。最後醫師還是提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和保持正確的坐姿也是預防脊柱狹窄症的重要手段。

《關於劉哲瑋醫師》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3-04-17 13:52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