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頭暈、心悸、胸悶以為心臟病嚇壞 醫師診:缺鐵性貧血警訊要注意

記者: 張毓函
健康 | | 觀看數:0
長期頭暈、心悸、胸悶以為心臟病嚇壞 醫師診:缺鐵性貧血警訊要注意

缺鐵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貧血類型,約有10-20%的人面臨此問題,尤其在年輕女性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較為普遍。世界衛生組織對貧血的定義為男性血紅素低於13g/dL,女性低於12g/dL。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曾彥勳醫師受訪時提到,缺鐵性貧血患者可能長期受到頭暈、全身虛弱、手腳冰冷、心悸等症狀的困擾,容易被誤認為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或其他內分泌代謝疾病。

▲ 缺鐵性貧血患者可能長期受到頭暈、全身虛弱困擾(示意圖/Shutterstock)

以43歲的黃小姐為例,她長期有頭暈、全身虛弱、手腳冰冷、心悸等症狀,近幾個月開始出現胸悶,以及輕微活動就會呼吸困難。在求診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曾彥勳醫師後,經檢查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經過六個月以上的治療和飲食衛教調整,黃小姐的貧血狀況得到改善,不適症狀也逐步獲得控制。

缺鐵性貧血的成因包括腸胃道血液流失、女性月經量過多或營養吸收不足等。根據紅血球體積大小,可區分為小球、正球或大球性貧血。門診常見的小球性貧血主要有缺鐵性貧血和海洋性貧血,其中海洋性貧血以遺傳為主,較難有效治療。

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方法主要是鐵劑補充,可搭配維生素C以幫助吸收。整個治療過程需要大約半年(血紅素正常後,再補充3個月),並定期追蹤病患狀況。曾彥勳醫師提醒,病患應避免擅自補充鐵劑,應由醫師診斷,以免輕則花錢又不能對症下藥,重則延誤疾病病程,而造成遺憾。

曾彥勳醫師提醒缺鐵性貧血應注意事項

▲ 曾彥勳醫師提醒,勿擅自補充鐵劑,應由醫師診斷對症下藥。(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缺鐵性貧血的常見症狀包括極度疲憊、虛弱、皮膚蒼白、胸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頭暈、頭痛、頭重腳輕、手腳冰冷、舌頭痛或發炎、指甲脆弱以及異常渴望不營養的食物(如冰或澱粉)。食慾不振在嬰兒和兒童身上可能更為明顯。

一開始,缺鐵性貧血可能表現得十分輕微,甚至無感。然而,隨著貧血病情逐漸加重,症狀也會變得更為明顯。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改善缺鐵性貧血的飲食習慣,可以選擇肉類、蛋類、海鮮、深綠葉蔬菜、豆類和堅果類等適量補充。同時,患者應避免隨餐飲用茶葉或咖啡,以免影響鐵質的吸收。在經過六個月的治療後,黃小姐的貧血狀況已獲得改善,頭暈、心悸、胸悶等問題也不再困擾她。

▲ 醫師建議缺鐵性貧血患者應避免隨餐飲用茶葉或咖啡(圖/Shutterstock)

曾彥勳提醒,缺鐵性貧血不容忽視,長期頭暈、心悸、胸悶等症狀可能是警訊。若有相關症狀,患者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病程。同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補充鐵質和維生素C,有助於改善缺鐵性貧血狀況。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3-04-24 19:58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