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眾多的購屋族來說,怕不小心買到所謂的「凶宅」絕對是一大隱憂。不過,如今有專家提供了一些判斷的方法,包括三大特徵,以幫助民眾看屋時「趨吉避凶」。這些特徵包含:物件頻繁出租且快速轉售、談價對象與價格落差。
▲ 凶宅物件肉眼難以辨別,安新建經傳授觀察撇步教民眾「趨吉避凶」(圖/業者提供)
購屋族在尋找新家時,除了要考慮物件的地點、環境、價格之外,還得避開周邊的變電箱、墓地、殯儀館等嫌惡設施,更要特別提防物件是否屬於凶宅。然而,有許多凶宅的情況並無法直接透過肉眼或現場調查發現,這就需要購屋族自行打聽和研究。
安新建經律師魏禮提醒,對於疑似凶宅的物件,可以從三大特徵判斷:第一,物件是否頻繁出租且快速轉售。如果發現物件在短時間內頻繁出租且快速轉手,那麼這可能是一個紅旗。第二,屋主是否親自出面談價。若發現談價代表人與屋主無親緣關係,或者對屋況一無所知,則需要格外留意。第三,物件的實際售價是否與周遭價格有明顯落差。若發現物件的售價突然與周遭價格有大幅落差,則更需要提高警覺。
針對凶宅的認定,根據內政部規範,主建物或附屬建物中有凶殺、自殺等非自然死亡之事實,或物件有如跳樓等求死行為致死方屬凶宅。但是,若物件內曾發生自然死亡的情況,例如:猝死、病逝,即便死亡後在屋內數日才發現,依法並不屬於凶宅。不過,考慮到物件內可能存在的陳屍情況,多數民眾可能仍會對這類物件有所忌諱。
▲ 專家提供三項建議觀察凶宅。(圖/Shutterstock)
此外,魏禮也強調了法律角度的問題。他指出,如果不慎購入凶宅,民眾可依據民法359條主張瑕疵擔保責任、360條主張損害賠償或第227條主張債務不履行責任。但若要主張瑕疵擔保責任,民眾應於6個月內向賣方主張解除買賣契約或減少售價。他還建議民眾在購屋時加註「排除凶宅條款」,以提供購屋後解約退款的保障。
無論如何,民眾在購買房屋時都應審慎考慮,並充分了解物件的情況,避免陷入凶宅的困擾。對於未來,民眾除了可透過政府或法院的保護,更可以透過市場資訊、社區網路等多元途徑,獲取更完整的物件資訊,進而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購屋決定。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