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傳統中藥行從1萬5000家腰斬至8000家左右,且每年收掉600~700家,最近迪化街更是有一家百年中藥行結束營業,如今真正的批發商不到10家,使該產業面臨巨大的存亡危機,恐怕會在未來的15年內徹底消失。對此,中華民國中藥商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馬逸才表示,傳統中藥行持續凋零,主要原因在於發照狀況不如預期,有超過4000人申請經營中藥行,核准人數只有約3700人,造成近年來經營者和客戶群年紀較大、年輕人都不進中藥行,因此呼籲盼中央能透過相關考試機制,延續產業。
▲ 傳統中藥行持續凋零,恐怕會在未來的15年內徹底消失。(示意圖/Shutterstock)
馬逸才直言,本身來自台北市大稻埕,見證過中藥產業蓬勃發展的歲月,近年來卻因為制度發展,已有20多年沒發新執照,導致目前經營者的平均年齡超過60歲,客戶也多半是50歲以上族群,「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憂」,而藥事法103條第二項的標準落實後,發照情況不如預期,4000多人申請、只核准3700位左右,未核准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求業者有3年以上從業經驗等,相較20多年前審核方式較嚴格。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