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棒讀賣巨人來台舉行交流賽,2日在台北大巨蛋對上中信兄弟,許多日本球迷透過轉播觀看比賽時,被台灣啦啦隊員在比賽中賣力應援的模樣深深吸引,讓他們看得目瞪口呆直呼:「只注意到啦啦隊,連比分是多少都不記得」。事實上,這並非中華職棒啦啦隊應援文化首次躍上國際版面,上月底MLB大聯盟官網記者德羅塔(Casey Drottar)就曾特別撰文介紹中職啦啦隊文化,還稱啦啦隊女孩是台灣棒球的「充電線」。
▲ 中華職棒啦啦隊應援文化躍上國際版面。(圖/翻攝自 DRAMATIC BASEBALL 2024 YouTube)
對此,德羅塔提到,中職於2000年引進啦啦隊,但當時中職飽受假球案所苦,人氣十分低迷,觀眾也沒有心情欣賞啦啦隊的表現,直到2013年中職吹起唱跳應援韓風,完全顛覆傳統加油文化,Lamigo桃猿(現為樂天桃猿)更打造「猿風加油」,為球場氛圍注入新活力,將中職主場經營推向高點,中職球迷才逐漸回籠,自此啦啦隊女孩就成為了中華職棒球場的「標配」。
悍將應援團長崔維斯(Travis)則形容,球迷像是「手機」一樣,剛下班處於沒有電的狀態,比賽就是「插頭」,而啦啦隊是「充電線」,讓球迷觀看比賽時,瞬間充滿活力,即使有些人認為外界對啦啦隊的關注超越了比賽和球星,有點失焦,但更多人認為,啦啦隊能讓棒球比賽的受眾擴大,並非是一件壞事。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