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四至六月,是太平洋黑鮪魚豐收的季節。面對海象的挑戰,漁民們克服困難,將這份海洋的恩賜帶給我們。為了推廣這份季節性的美食,漁業署舉辦了「黑鮪魚季正對時 產品多元利用」的行銷推廣記者會。農業部黃昭欽政務次長、漁業署張致盛署長等產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廣這份季節的美食,並鼓勵國人響應「食當季、吃在地」的理念。
漁業署表示,太平洋黑鮪魚每年四至六月來到台灣,盛產期多在母親節前後,象徵著大海母親的恩賜。為了讓這份美食能夠充分利用,漁業署推廣全魚利用的理念,開發出多種烹調方式。例如,肚肉可以做成生魚片,背肉適合乾煎,下巴則適合烤食,邊角料則可以製成罐頭或沙拉等。這樣的全魚利用,不僅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也是對漁民最好的鼓勵。
▲ 現場展示生鮮黑鮪全魚。(圖/漁業署)
在記者會現場,農業部黃昭欽政務次長、漁業署張致盛署長與主廚一同示範了如何製作鮪魚沙拉、鮪魚排等美食。這些簡單易做的料理,不僅美味可口,也讓人食指大動。
漁業署進一步指出,鮪魚的DHA、EPA含量為魚類之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特色,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端午連假即將到來,民眾可以到屏東東港、小琉球、台東新港或宜蘭蘇澳等地品嚐最新鮮的黑鮪魚,響應「地產地消」的理念。而沒有出遊計畫的民眾,也可以在農漁會超市或網路商城購買黑鮪魚商品,享受這份海洋的恩賜。
▲ 黑鮪魚美食地圖。(圖/漁業署)
為了保護這份珍貴的資源,我國訂有「太平洋黑鮪漁撈作業管理辦法」,要求欲捕撈黑鮪的漁船必須取得許可,並裝設船位回報器,捕獲黑鮪後需立即通報,並綁附標籤,實施漁獲證明書制度,以確保每隻黑鮪的來源和捕獲位置。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保護海洋環境和生態,也符合我國對國際的承諾。
漁業署表示,將在遵守國際規範和保護資源的前提下,持續推廣黑鮪魚的全魚利用,開發多元的加工產品,並媒合產銷供應體系,發展多元的市場通路,讓國人能夠輕鬆享受到這份季節限定的美食。
▲ 黑鮪魚各部位食用圖。(圖/漁業署)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