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創業(轉職),但爸媽不同意怎麼辦?|文:Bryan Yao

財經資訊 | | 觀看數:0
我很想創業(轉職),但爸媽不同意怎麼辦?|文:Bryan Yao

37118這陣子我和Joe勤跑校園演講,發現現在的年輕小朋友對未來確實充滿著焦慮。我感覺現在的大學生面臨了比我當年更難搞的挑戰:一是職場遊戲變得更複雜多變,二是大學教育與現實又更脫節了!我想我能為他們做的,就是寫寫我對職場與生涯的經驗談,或是透過演講分享我的思考方式。今天就來談談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我很想創業(轉職,或做出其他改變),但爸媽(或其他長輩)卻表示反對時,該如何走下去?」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父母長輩這邊的想法,談談我們該如何因應,最後再來檢視一下我們自己內心的聲音。

高中時我就開始有這種感覺:父母真是一種很矛盾的生物,至少他們在面對子女的時候常常如此。尤其是華人世界的父母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比自己更優秀,比自己更成功。但是當小孩子想要踏上與父母期待不同的道路時,卻又不斷地勸戒與反對。當時我心裡就常常不解,如果我每一步都要順著你認同的道路,最後豈不是只能到達同樣的地方嗎?要我變成一條龍,卻不准我飛;要我飛上枝頭當鳳凰,卻只准我在地上啄米,這實在是太矛盾了呀~

我花了不少時間思考過這問題,得到了解答,爸媽這樣的心態其實源自於父母這個角色的天職(也就是人物角色設定),那就是「保護子女」。除了保護子女不受危險侵害之外,其他的需求(例如功成名就)都是次要的。

就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兒女可說是父母存活的終極目的,也就是繁衍後代的「成果」。最近網路流傳一段大象搶救跌倒小象的影片,非常感人,人類的父母保護子女的心意更是不在話下。我自己還沒有榮幸當上父親,但我猜想為人父母者的心中,無時無刻都在憂心孩子的安危。相較於兒女的安全,其他事情都不重要。面對兒女的發展,父母都保持著五洲製藥的理念:先求不傷身體,再講究療效!或許年紀輕輕的你,想的是創業或轉職之後,能有如何棒的發展,但這些在父母眼中都還好,他們最關注的是,你選擇了一條他們無法確保你安全的路,這才是父母最敏感的那條神經!

這就是父母與子女在生涯抉擇上的差異!孩子做決策是「價值主導」,因為我想獲得某些價值(成就、機會、理想等),所以我選擇創業或轉職。但父母的決策則是「風險趨避」,他們難以忍受孩子要面對可能的危險和失敗,所以往往極力勸阻。雙方是從完全相反的觀點來看事情,所以這樣的爭論是非常難有共識的,除非有一方能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試著去滿足其需求。

對於財力雄厚的父母,最常使用的一招就是,給孩子一筆錢,或是安插一個職位,讓他在父母能夠掌控的範圍中滿足其冒險與自主的欲望。這基本上是那種柵欄嬰兒床的放大版,在限定的範圍中隨你玩,反正孩子再怎麼瞎搞,最多也就損失那筆錢。我要給這樣的父母比個讚,因為他們除了有能力滿足子女外,也的確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照顧其需求,我真是很希望自己能成為這種父母啊~太帥了!

不過我還是奉勸年輕朋友,不管你父母的經濟實力如何,如果你想真正地「轉大人」,跨出安全舒適的嬰兒床,你(而不是你父母)才應該扮演那個「從對方角度出發,試著滿足需求」的一方。父母在這件事上該如何被滿足?他們到底要得到什麼才會認同我們的願望呢?剛剛已經講過了,那就是「安全感」。如果你能有效地讓爸媽放心,滿足其「風險趨避」的首要需求(先求不傷身體),後面你所期待的價值對他們來說才會有意義(再講究療效)。怎麼做?我們看下去。

請先想像一個場景,你正坐在公園湖邊的長椅上休息,湖面上長滿了荷花,有個男人緩步走向湖邊,並且蹲了下來仔細觀察。你可能會好奇這男人在觀察什麼?他是攝影師?植物學家?說不定你也會順著他的眼光看去,試著搜尋有趣的東西。但我們把場景改變一下,你一樣坐在湖邊長椅,但這時有個兩歲左右包著尿布的小貝比,搖搖晃晃地往湖邊走去,就在快到湖邊的時候,他突然蹲了下來,仔細看著荷花…想到這裡,你可能會心裡一揪:危險哪!掉下去還得了~這個小貝比到底想看什麼也就完全被忽略了。為什麼換個角色我們會有完全不同的感覺?因為小貝比相對于成人來說,我們認為他:

1. 不懂得眼前的危險(只顧著看花,不知道掉進水裡會溺水)
2. 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足(連路都走不穩,平衡感也不足)
3. 無法從危險中自救(就算水很淺,一旦落水也爬不上來)

這也正是父母看我們的心情。所以成熟的你,不是跟他們互嗆,而是針對以上三點,提供必要的「安全感」。

應對一:爸媽怕我不知危險?那就提供風險預估

我們在父母眼中就像那個不知危險的小貝比,父母深怕我們不知道創業有多艱難?會花費多少錢?轉職後會找不到工作?薪水有多難賺?如果我們能事先做些研究,把創業或轉職可能發生的風險(注意,不是好處)自己先講清楚,讓爸媽知道我們並非天真無知,我們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甚至比父母知道的還多,最好加上一些數字的預估,還有停損點的設定,例如:我最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創業,若失敗就回來上班;若轉換跑道找不到工作,一年只要「15萬」的生活費我也能過下去之類的評估,一方面讓風險有個明確的範圍,不會那麼恐怖,也讓父母感受到,你很清楚眼前的危機,不是只有他們瞎操心!

應對二:爸媽怕我能力不足?那就展示執行計劃

這點也是許多年輕人最弱的地方。在父母面前大談理想,卻說不清楚要如何執行。平常連自己的作息與生活都處於失控狀態,要如何說服父母我可以實踐理想?想想也實在不能怪爸嗎操心呀!

補救的方式,就是好好擬定一套執行計劃,越清楚越好。想要創業,就說明怎麼找錢?怎麼找夥伴?如何小規模嘗試?階段時間表在哪?想要轉職,也要說明你新職位的方向為何?打算如何著手?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有沒有可用的人脈?就算爸媽聽不懂你的專業細節,也要不厭其煩地講給他們聽,這點我發現非常有用,父母其實不用真得聽懂,也會覺得感受到你是「玩真的」,而且「長大了」,就算你獨自踏向未知,他們也相信你會踏著穩健的步伐前進。

應對三:爸媽怕我深陷危機?那就說明應變方案

對於人生中的各種冒險,我認為較成熟的心態是說明「就算失敗了,我仍有能力站起來」,而不是一廂情願地強調「這計劃絕不可能會失敗」。與其向父母證明你的決定有多正確,不如說清楚,你已經想好了失敗後的應變方案,不但證明你已有失敗的心理準備,且有能力承擔其衝擊!因為你的身體與心理的安危,才是他們最重視的。發現你早已想好了B計劃與撤退計劃(Fallback Plan),他們的憂慮自然會大幅減輕。

其實以上三點,不光是用來說服父母,原本就是成熟的大人應該做的。很多時候看似遭受別人的反對,但問題癥結還是在自己身上。這也就是接下來我想談的,你應該捫心自問,父母的反對真的是你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嗎?還是你把它當作「退回舒適圈」的一個藉口?

就拿大學時代的我來說吧!我要是認識了一位可愛的女生,很想和她做朋友,我會想盡各種方法與她接近,和她聊天,試著約她出來…我腦中可能出現各種念頭,但就是不會想到…嗯,我爸媽。同理,若這個女生怎麼樣都不肯跟我出去,說是因為爸媽不准她交男朋友,我也會解讀成她對我根本沒興趣,拿父母當作藉口。事實是,當我們遇到極度熱愛的人事物,我們多半不會徵求父母的同意,有盡告知事後義務就很不錯了。也許這年頭還是有唯父母之命是從的大學生,但你該問問你自己,會不會是面對未來的不確定,自己也很擔憂,所以爸媽的反對反倒讓你可以安慰自己:「你看,不是你不努力,是爸媽反對,我可是為了孝順所以放棄自己的理想呀!」

年紀輕輕,別讓「線性思維」把腦子給弄僵了!許多事情並非先做完A才能做B。追求理想,迎接改變,有很多準備工作是可以同步進行的,沒人規定要等別人一聲槍響後,才能正式起跑。縝密地規劃未來與耐心地說服父母原本就可以同步進行,但關鍵是,你自己是否下定了決心?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原文轉貼自: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作者:Bryan Yao

文章原始連結:我很想創業(轉職),但爸媽不同意怎麼辦?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5-02-02 22:4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