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過動兒不治療,長大恐成為反社會人格......

記者: 優活健康網
健康醫療 | | 觀看數:0
小心!過動兒不治療,長大恐成為反社會人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我國過動兒盛行率,大約落在百分之八左右,但因我國家長,甚至較為偏鄉地區的保守觀念,諱疾忌醫情況至今仍尚未大幅改善,導致過動兒診斷困難,多半被家長教訓完、罵完,且持續好一段時間後,才被帶到兒童精神科就診,也因此,造就許多過動兒,合併憂鬱、躁鬱,以及自信心不足的情況,「童年黑暗」,則很可能成為遭延誤就診的過動兒,最能形容的四個字。

 台中就有一名國小二年級的男童,上課時常坐不住,不專心,還會干擾周邊同學,不是講話就是吵鬧,甚至,課堂間跑到教室外,更是常見的狀況,也讓男童的聯絡簿總是滿江紅字,字字句句,都是老師的責備,男童的父母也為此傷透腦筋,婚姻還觸礁。

但相較於遭嚴重延誤診斷的過動兒來說,男童在歷經幾乎被貼上「壞小孩」標籤整整一年後,父母終於把他帶至兒童精神科診斷,確診為過動症,並加以服藥治療,很快,男童的學習態度和不專心的情況,立即改善,讓家長與老師都大感驚奇。

最重要的是,男童經治療後,他的第一感想是「變快樂了」,所有的責備與不諒解,都隨著藥物的治療而退潮,不再復見。

然而,事實上,有更多的過動兒,延誤就診的情況,很可能跨越了一整個童年,一整個國小生活,甚至一整個童年到青少年時期結束,這些孩子,大多因過動症的典型症狀,吵鬧、坐不住、愛說話、不專心等等,被貼上壞孩子標籤,長達多年,遭受無數的責罵以及人緣不佳,童年生活幾乎受挫,於未來的人格發展,就較易出現問題,例如,反社會人格。

以下為《優活》所整理出的過動兒觀察與診斷重點,若孩子有過動的症狀,家長務必警覺,帶孩子到兒童精神科就診,而不是持續諱疾忌醫,影響與傷害了孩子一整個美好的童年歲月:

1) 當老師與父母皆認為,孩子有坐不住、精神渙散、時常分心、衝動、多話等,且怎麼教導都無法改正,就要強烈懷疑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 若懷疑是此症狀,請家長務必帶往「兒童精神科」或是「兒童心智科」進行診斷。首先,醫師會先進行問診與臨床觀察,第一次看診後,父母與學校老師,也要參與共同觀察的行列,並且詳細記錄孩子的生活狀況,配合填寫相關行為量表,再回到診間做最後的評估判斷。

3) 孩子如果確診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除了需接受行為治療或藥物治療外,更希望父母與老師能夠溝通,請老師能多多諒解與照顧孩子,達到醫師、家庭、校園的共同協助,全面治療。

4)目前ADHD早已有一套成熟的治療方法,只需靠家長多多注意,一起守護孩子,避免延誤就診,就能在孩子出現心靈受創前,改善症狀,使學業及生活表現有明顯的進步。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5-02-06 14:49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