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 練習放空-策展人 王耀邦

記者: Shopping Design
生活知識 | | 觀看數:0
我在台北 練習放空-策展人 王耀邦

48015

01我在台北 練習說故事-導演 陳駿霖

02我在台北 練習放空-策展人 王耀邦

03設計小聚-從建築空間看體驗設計

04當西班牙建築師遇上台北

05社運工作者-崔愫欣

06台北人的鄉愁小吃

我在台北 練習放空-策展人 王耀邦

 48016

【文字/張瑞夫 攝影/侯俊偉】

 

人稱格子先生的王耀邦過去曾在英國修習空間藝術,參與策劃多項藝術展覽與個展,現在則是位紮根台北,經驗豐富的策展人。他在2007年從英國回台後,直覺選定了巷弄、公園與植物共榮的民生社區為理想的居住地,並在大直與友人共同創立了archicake design,開啟了他在台北的策展生活。

 

採訪當天,格子挑選了同在民生社區的Fuji Tree 353 Cafe見面,這是他近期鍾意的場所之一。觀察台北店家的空間配置、陳列、選貨,甚至裝水的容器,幾乎成為他的直覺反應,並且能從中解讀出許多訊息,像資料庫建檔一樣,儲存成備用靈感。喜歡旅行的他,也經常從旅行中獲得靈感,求學時期曾旅行於歐洲各國,最近則經常走訪日本,他形容規劃行程就像策展一樣有趣,然而若要格子挑選世界上任一城市居住,他依然會選擇最熟悉的台北。他所謂的熟悉,是能夠在一個城市中迅速且正確地找到想買的東西。

 

「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逛街。」格子連用了幾個非常,像在強調一段攝取都市養分的過程。他逛街時會特別留意櫥窗,因為櫥窗即是展覽的一種型式,宣誓店家在該時間點所決定的露出。如同他逛書店時會駐足在剛進門的區域,從中觀察當時正在推廣的當紅資訊。對於一個愛逛街的人而言,身處店家量爆炸的台北,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所以閒暇之餘遊走台北街頭,替自己、替別人挑選禮物,就成為他生活的樂趣之一。

 

除了熟悉的人、事、物及環境,格子特別欣賞台北對於細碎事物偏執的一面,例如在台北能夠找到烘焙大賽冠軍的咖啡、自豪的魚販、精準且講究的工匠等,這些偏執滿足了每個分野的人的需求。此外,他觀察這幾年台北的改變,發現這一代的年輕人更願意相信自己,投入自身所好,百花齊放又曖曖含光。各方面都顯示出台北多元與飽滿的特質,使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巨大的展場。若以策展的角度出發,吸納了眾多人才和資源的台北無疑是優秀的後盾,透過人際網絡可輕易取得更多專業的建議,使策展順利進行。

 

對格子來說,策展是一種將經驗整理成概念拋向視聽眾的過程,好的展覽能夠將其價值延伸、誘發出審美的普世價值。在這資訊流通快速,永遠不乏人潮的城市裡,各種大大小小的展覽和活動使台北一點也不無聊,市民無需擔心無處可去,反而是要考慮想去哪裡。他笑說像恐龍展和印象派展這類萬年不敗的展覽,或者最近常常出現的商業展,諸如哆啦A夢、泰迪熊等,往往能快速地聚集人潮,因為大多數民眾習慣擁抱已知的符號。因此他認為在台北策展的難度在於如何將展覽的價值轉化為容易溝通的語言,同時考驗著策展團隊的知識背景及經驗。

 

近年來archicake design參與了許多與台北相關的展覽,例如「2013台北設計城市展」、「百年湧泉:北投溫泉博物館特展」等。今年配合台北建城130週年,正在執行一個重現「台北西門城門」的競圖案,計劃以裝置藝術重現舊西門面貌,提供一個更仔細觀看台北的角度。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官網;歡迎加入《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最後更新時間:2015-03-10 12:48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