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任昌
台灣50正二、台灣50反
與台股指數期貨的關聯性
利用「有價證券抵繳保證金制度」,操作指數期貨與指數買權為股票多頭部位避險,在坐享穩定配息的同時,也有機會實現波段價差的資本利得。
在去(2015)年11月《理財周刊》794期,我撰寫「投資台灣50 ETF的優勢與時機」,鼓勵投資人在63.9元以下的貼息價格買入台灣50,當作長期投資部位(存股、買進持有)。至目前為止,報酬率超過10%。今年,我仍然建議投資人續抱,讓抱持台灣50成為投資紀律,穩定領取遠高於定存的報酬率。
利用貼息超過息值時買入台灣50
利用貼息價格進場持有台灣50是一項簡單的懶人紀律,原理是享受到原來相同的除息效果,而且不用扣稅,也不用等待一個月的股息現金撥入作業。如果貼息超過息值時,更該加碼進場,等於享受領取雙倍股息的效果,以去年為例,就相當於領取四元股息。從去年除息日至今年除息日(7月28日),台灣50經歷74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61.9元(即貼息2元),有充足的進場機會。
今年,台灣50打破過去在十月除息的規律,改在七月除息,息值0.85元,除息日參考價是68.2元;至目前為止,都處於填息狀態。在這新的一年,對於新進場或有意加碼的投資人,我建議可以考慮在貼息超過0.85元,也就是等到價格低於67.35元的時候進場。這個懶人策略,讓自己等同於獲取之股息是原來長期投資人的雙倍。強調一次,只是建議,風險自負!
但無論如何,市場可能大漲,也可能大跌。該如何坐享大漲獲利?該如何避險?以下將說明如何利用臺灣交易所的「有價證券抵繳保證金制度」,操作指數期貨與指數買權為股票多頭部位(尤其是台灣50或台灣50成分股)避險,讓自己坐享穩定配息的同時,也有機會實現波段價差的資本利得。
二倍或反一倍基金的投資標的
台灣50在2003年上市後,終於在2014年十月三十一日看到「台灣50正二倍基金」與「台灣50反一倍基金」上市。簡單而言,它們的操作原則與目標是,如果台灣50漲1%,「正二倍」基金漲2%,「反一倍」基金跌1%。如果台灣50跌1%,「反一倍」基金漲1%,可以讓手中握滿台灣50等待除息的投資人,利用股市高點投資適量的「反一倍」基金,而達到避險效果。
「台灣50正二倍基金」主要投資台灣50指數成分股、台灣50 ETF與台灣50指數具連結或有相關性之有價證券,為達基金追求槓桿目標,也投資於期貨交易所發行之相關期貨交易契約。「台灣50反一倍基金」則是以模擬、追蹤、複製指數之操作方式,以提供扣除各項必要費用後儘可能追蹤台灣50指數單日反向一倍報酬之績效表現為操作目標。
利用鉅額保證金操作指數期貨模仿正二倍基金或反一倍基金
台股指數期貨(大台)的合約乘數是200元台幣。我們觀察去年台灣50除息日(2015年十月二十六日)近月指數期貨收盤價是8733點,乘上200元,就是一口大台的期貨合約價值,等於173萬8800元。如果投資人拿出173.88萬元當作操作期貨的保證金,執行三種不同政策:永遠做多一口大台、做多二口大台、做空一口大台。在九月八日的淨值分別為200.58萬元、227.06萬元、148.74萬元。
我稱它們為「利用指數期貨模仿」的台灣50基金、模仿的台灣50正二倍基金、模仿的台灣50反向基金。圖三呈現它們和既有ETF比較,前二者績效明顯較好,作空的績效則比台灣50反向基金稍差。在下一次持續說明之前,我必須強調我個人也投資台灣50反一,當作避險工具。至於為何我捨棄利用指數期貨避險,而要利用台灣50反一避險?這牽涉到投資紀律與行為財務學議題。
一言以蔽之,任何一位操作指數期貨的投資人看過這篇文章,一定會認為拿「173萬8800元」的資金當作保證金,竟然只做多二口期貨,或做空一口期貨,是一個天大笑話吧?但這卻是事實!是台灣50正二倍基金與台灣50反向基金的原理。雖是笑話,卻能幫助投資人做好最佳的風險控管。
※理財周刊839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美國大政盪
◎洪寶山發行人語>台灣南向政策的挑戰
◎馬凱財金觀察>不拘一格求創新
◎莊孟翰房房市觀察>當前房屋稅十二大爭議焦點
◎理財我最大>鄭惠文:活出美麗與自信,醫療級美容助一臂之力
◎陸股脈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加速實現進口替代
◎王可言專欄>金融科技面對全球化競爭的矛盾對決
◎特別企畫>台灣綠能產業 非紅不可
◎陳學進股市大財寶>i7銷售優於預期 鴻準擁三大利多
◎楊天迪量價領航>順德搶進燃料電池 成長潛力看好
◎全民學理財>理財三大目標之二 與養育子女相關的理財決策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