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美菁
與養育子女相關的理財決策
華人家庭重視世代之間的傳承,因此養育子女是大部分家庭必須經歷的階段。養育子女過程需要較多財務資源支持,故列為理財三大目標之一。
生育率反映婦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總數,2015年版中情局「世界概況」估計台灣總生育率為1.12,是全世界生育率第三低的國家或區域,遠低於2.1的世代更替水平。低生育率會導致人口結構老化以及經濟社會問題,雖然近年來政府試圖以財稅及補助政策提高生育率,但成效並不明顯。擔心無法負擔養育子女費用,是很多家庭選擇不生或者只生一名子女的原因。若能了解養育子女費用內涵,以及理財決策需考量的層面,有助於緩解家庭疑慮。
教育相關費用
養育子女費用中,最受重視的即為教育相關費用。如果父母都是全職工作者,子女出生後即需請保姆照顧,一般狀況三歲進入幼兒園,六歲進入小學,十二歲進入國中,十五歲進入高中,十八歲進入大學,大學畢業後可能繼續深造。子女接受正規教育的同時,也會因參加補習班及才藝班而產生額外教育相關費用。
假設子女就讀於私立學校並出國留學,並有充裕參加補習班及才藝班的財務資源,得出滿意水準的教育相關費用估計值。表一顯示教育相關費用合計約650萬,假設子女在二十四歲完成教育,一名子女完成教育前,父母每年平均需負擔約二十七萬元。如果家庭年收入是一百萬,則兩名子女每年教育相關費用約五十四萬,很有可能超過其財務負擔能力。若再考量隨子女人數而增加的生活支出,以及為取得更大居住空間而增加的住屋支出,養育子女造成的財務負擔將更為沉重。
量力而為的理財目標
表一列出滿意水準的教育費用估計值,但是理財目標需視家庭財務狀況量力而為,如果家庭財務能力有限,則先回歸教育的基本需求,教育費用可以大為降低。例如讓子女就讀一般幼兒園、公立學校、只就重點科目參加補習、只就子女最有潛能及興趣的才藝進行培養、善用免費教育資源,以及就讀國內研究所等,不但能降低教育相關費用,只要善加引導,仍可得到不錯的教育成果。
表二假設子女就讀於公立學校及國內留學,支應補習班及才藝班的財務資源減半,得出基本水準的教育相關費用為153萬,分攤到二十四年,平均每年教育相關費用僅6.4萬。
以基本水準的教育相關費用作為起點,在兼顧其他理財目標且財務可負擔的前提下,再增加子女數或提高特定項目教育相關費用,就不會因為子女教育費用而導致家庭過重的財務壓力。
養育子女相關理財課題
教育相關費用金額重大值得重視,但要使養育子女理財決策更為完善,本文認為至少還有三個重要理財課題需要思量。
首先是考量調整父母工作性質。子女的成長只有一次,子女年幼時父母若能減少工作時間或暫時退出職場,雖然家庭收入會減少,但也節省了保姆費用,而且有更多時間陪伴子女並增進情感。父母可以審酌成本及效益進行決策。
其次是培養子女正確的理財習慣。父母若能藉由零用錢或生活情境,教導子女金錢意義及理財觀念,可以早日養成子女良好的理財習慣,避免子女成年後成為無法財務自立的「啃老族」。
最後則給子女為自己選擇負責的機會。當子女年齡較長時,若有需要較多財務資源的教育需求,父母可以引導子女以工讀、貸款或獎學金籌措部分或全部經費,而非由父母全數承擔。除了減輕父母的財務負擔外,可以促使子女需思考其目標的成本效益,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奠定日後進行理財決策的能力。
在理財的路上,子女需要的是父母的適時指導,而非有求必應的財務支援。父母若能做好與養育子女相關的理財決策,子女也更可能有財務健全的人生。
※理財周刊839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美國大政盪
◎洪寶山發行人語>台灣南向政策的挑戰
◎馬凱財金觀察>不拘一格求創新
◎莊孟翰房房市觀察>當前房屋稅十二大爭議焦點
◎理財我最大>鄭惠文:活出美麗與自信,醫療級美容助一臂之力
◎陸股脈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加速實現進口替代
◎王可言專欄>金融科技面對全球化競爭的矛盾對決
◎特別企畫>台灣綠能產業 非紅不可
◎陳學進股市大財寶>i7銷售優於預期 鴻準擁三大利多
◎楊天迪量價領航>順德搶進燃料電池 成長潛力看好
◎全民學理財>理財三大目標之二 與養育子女相關的理財決策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