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蕭條城市到聞名世界的普普藝術大師!工頭堅、個人意見、御姊愛與《安迪沃荷》同遊

記者: 商周出版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從蕭條城市到聞名世界的普普藝術大師!工頭堅、個人意見、御姊愛與《安迪沃荷》同遊

   342892

    安迪第一次動身前往西岸時的年紀是三十五歲,但更廣義地來看,他的旅程其實打從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他一九二八年出生於蕭條衰敝的匹茲堡,到一九六三年展開這一場六十六號公路(Route 66)上的疾風之旅,這期間安迪.沃荷從一個貧窮又體弱多病的小男孩搖身而為新銳藝術家與導演,這樣的蛻變本身就是一場精彩萬分的旅程。就在我埋首研究他的生平與他所處的年代時,我愈發覺得,如果我真的想要了解那個關鍵時刻的安迪,我就應該要跳上車子,親自走一趟同樣的旅程。

    於是我開始規劃我的公路之旅。像這樣的旅行,通常人們不是在十八歲那種毫無懸念的年紀風風火火地上路,就是反過來,會等到退休後才開著休旅車閒散逍遙地展開旅程。我打算從紐約出發,一路開車經過紐澤西州、賓州、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然後接上六十六號公路──屬於文藝青年的懷舊公路──直接穿越密蘇里州、堪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德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一路抵達加州的最西邊,聖他莫尼卡碼頭。我先生是個完全不會開車的道地紐約客,所以這趟旅行中他也只能扮演乘客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我估計我們大概得花上七天的時間才到得了洛杉磯。安迪只花了四天半的時間,但是他和他的旅伴們一路上總有一些六○年代典型常見的藥物幫助他們維持亢奮的狀態。我會在九月二十四日出發,就和安迪出發的日子同一天。

    原本重新還原安迪的旅程一直是個抽象的概念,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關於沃荷的大事記書中看到一整頁翻拍的單據。安迪是個出了名的收集狂,他會把所有東西都收進被他稱為「時間膠囊」(time capsules)的硬紙盒裡。時間膠囊裡甚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包括派對邀請函、食物、指甲刀、還有處方藥。在第五十五號膠囊當中,安迪收藏了我心目中的至寶──他在橫越美國公路之旅途中所收集的所有單據。

    一張單據就是一個故事。加蓋了紐約港務局戳印的卡片記錄了他離開紐約市的確切時間。比佛利山莊飯店的帳單列出了客房餐飲服務的費用與撥打長途電話的記錄。還有許多單據來自加油站、汽車旅館、餐廳、相機店、以及他沿途停留的據點。就像撒落的麵包屑所留下的軌跡一般,這些細瑣的資訊帶領我到安迪所佇足的每一處,同時也告訴我他到那些地方的時候從事了哪些活動。這珍貴的點點滴滴讓安迪彷彿重回世間,也讓我得以親歷他當時所看見的世界。至此,我對於展開這趟公路之旅已經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面對這樣一段長途的旅行,每天都得花許多小時在車上,行李裡頭該帶些什麼才好呢?我的答案是音樂、有聲書、和雜誌。為了要塑造適當的氛圍、醞釀真實復舊的心態,我決定我準備的所有娛樂素材都必須要來自於一九六三年。當年最流行的歌曲都是一些令人琅琅上口的經典曲目──《楓糖屋》、《壽喜燒》、《莎莉繞著玫瑰走》、《衝浪城市》等等。而最適合帶上路的有聲書是納博科夫(Nabokov) 的《蘿莉塔》──這部一九六三年上映的電影正好也以公路旅行為主要背景。至於懷舊雜誌,我選了我知道安迪一直都在閱讀的《電影劇》、《內幕》、《時尚》、《婦女居家雜誌》等。

342893

出發的日子到了。二○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一,那是個充滿期待的早晨,但租車公司卻從電話那一頭捎來了壞消息。看起來,我兩個月前就訂好的車子現在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問題而無法出車。所幸,街尾那間小加油站裡有輛現成的出租車,而且油箱已經加滿,隨時可以準備上路。雖然略有波折,但無論如何我們終究是出發了。

    一位貼心的朋友給我們送來一組「沃荷生存包」,裡頭裝滿了點心,還有安迪素材的T恤、和兩頂白金色的假髮。我們立刻把假髮戴上,拍了張紀念照,但同時我們也立刻發現戴著假髮是有多麼地不舒服。不知道安迪帶著他的假髮時會不會也有同樣的感覺;難道他不會覺得很悶熱又很癢嗎?我們和家人、朋友、還有小狗告別之後,就先往紐約市東邊開十三哩,這樣我們才能和安迪從同一個地點出發──那是他位於萊辛頓大道1342號的透天住家。

    到了那裡,我奇蹟似地在那棟屋子的正門口發現了一個停車位。正當我一邊停車、一邊意識著別具意義的這一刻時,我突然發現掛著1342號門牌的那扇門竟然微微開著,建築工人們正拎著桶子進進出出。我難掩心中的好奇,於是便走到門前,大膽地把門推開了。我通常不會用「大膽」這樣的字眼來描述我自己,不過我想要一窺安迪住家的念頭太過急切而強烈了,它完全壓抑掉我對於擅闖民宅的恐懼。

    進到屋子裡,我爬上了通往起居室的樓梯。室內到處都被罩上了粉刷油漆時覆蓋的罩布。這間房子正在進行翻新整修,它看起來已經和安迪在一九六三年稱之為「家」的那間陰暗、老舊的屋子大不相同了。很快地,工班的負責人就在成群的工人裡認出我來,我立刻向他解釋我正在撰寫一本關於安迪.沃荷的書。我問他,不知道是否可以讓我在屋子裡到處看看,他看了他的同事一眼,意思彷彿在說:「又來了。」顯然我不是第一個以研究之名擅闖私宅的沃荷迷。他走出房間,打電話給現任屋主詢問是否可以授權讓我「參觀」,當他離開的那一秒,我立刻躡手躡腳地從一個個門口往房間裡探看。

    一想到我正站在安迪第一次畫下他的金寶濃湯罐和可口可樂瓶的房間裡,我就興奮到全身發抖。我想起自己曾經看過他在這間房子裡所拍的照片。一張照片是他坐在階梯上,正在篩選他手中的信件;另一張照片是他在樓下的廚房裡與他的母親共進早餐,他當時和他母親一起同住。我記得還有一張照片,照片裡屋內的所有空間都擺滿了他各式各樣的收藏品,其中包括了一雙卡門.米蘭達(Carmen Miranda) 的厚底鞋,和約翰.張伯倫(John Chamberlain) 以汽車廢零件製作的扭曲的雕塑品。

    工班負責人回到房間裡,帶回了並不是太令人意外的消息──屋主拒絕讓外人進入工地裡四處探看。我向他致謝,走出了這間透天公寓。我知道雖然屋主不允許我在屋內進行我的研究之旅,但我已經得到一段奇妙的緣分。由於上天安排了這個停車位與屋子的裝修工程,我得以用與安迪四十九年前出發時的相同姿態展開我的旅行。我在階梯的平台上停住腳步,接著走下台階,推開前門,走向停在路邊的汽車,一如安迪當年。

342894

在這九月豔陽天底下的安迪.沃荷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肯定不是日後那個頂著銀髮有如謎一般、到處縱情享樂的男人。他在一九五0年代便已經是一位成功的插畫家,以奇幻古怪的鞋子、小天使、花卉等小品插畫聞名於世。但到了六0年代,安迪儼然改頭換面成為一位新潮主義藝術家,他嚴肅看待他的繪畫作品,開始拍攝實驗性的電影。一九六二年,他頗具爭議性的作品-金寶濃湯罐的「畫像」-將他推向了當時轟動社會的新藝術運動,也就是普普藝術(Pop)的浪頭。但身上的破卡其褲和髒球鞋讓他難以擺脫「邋遢安迪」(Raggedy Andy的綽號,這時候的安迪給人的印象仍然是「迷人又親切」、「慷慨」、「大方、外向、神采奕奕」──即便他當時已經三十五歲了,但他活脫就是個不老的青少年,對生活總是充滿了奔放的熱情。

        安迪從小就對好萊塢懷抱著許多幻想,但他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好萊塢。他熱愛為名人們作畫-莉茲(Liz)、艾維斯(Elvis)、瑪莉蓮(Marilyn)、馬龍(Marlon)、特洛伊(Troy-這些都是光說出單名,就可以在腦海裡浮現長相的明星臉孔。現在,他要一路向西展開他的朝聖之旅。還有另一件事比「費若斯藝廊」的展覽更令他興奮期待,那就是他的新朋友-演員與新進藝術收藏家丹尼斯.霍伯(Dennis Hopper)和他的妻子、好萊塢貴族之女布魯克.海華德(Brooke Hayward,她是製片李蘭.海華德〔Leland Hayward〕和演員瑪格麗特.蘇利文〔Margaret Sullavan〕的女兒)-答應他,要在他抵達洛杉磯之後為他舉辦一場「電影明星之夜」的派對。霍伯家和他們那些名人朋友們的雞尾酒會已經決定安排在九月二十九日舉辦了,所以安迪只有四天半的時間可以橫越美國。

        既然時間如此緊迫,安迪又何苦在這個噴射機時代以公路旅行的方式前往洛杉磯呢?「駕車穿越美國會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安迪解釋。「我想要好好看看美國。」的確,他對於紐約到洛杉磯之間的地景風貌充滿了好奇,但同時他也對於搭機飛行感到相當緊張不安。自從伊莉莎白.泰勒的先生、好萊塢製片麥克.陶德(Mike Todd)葬身於一九六一年的一場空難之後,安迪的母親就經常警告他(用她濃重的東歐口音):「有很多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大人物都是這樣死的。」因此待在地面上似乎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除了一個小小的問題之外。雖然安迪.沃荷對汽車相當著迷,也喜歡畫車子,但他完全不懂怎麼開車。

        不過這難不倒他,他找來了三個朋友-其中兩個人擁有汽車駕照-陪著他一起踏上這趟橫越美國之旅:韋恩.張伯倫(Wynn Chamberlain),他是一名親切老實的藝術家,而最重要的,他是這輛福特旅行車的車主;泰勒.米德(Taylor Mead),一個立意於非主流電影的精彩世界中揚名的古靈精怪男演員;以及安迪工作室裡俊俏的助理新人,大學生傑拉德.馬蘭嘉(Gerard Malanga),他是個胸懷抱負的詩人。

        帶著一張布蘭奇信用卡Carte Blanche credit card),安迪便和他的夥伴們上路前往好萊塢了。指定駕駛韋恩和泰勒坐前座,方便他們兩個人輪流駕駛;傑拉德則和安迪一起坐在後座。「這趟旅行肯定會很好玩。」安迪一邊斜倚在寬敞的汽車後座聽著收音機傳來震耳欲聾的音樂聲,心裡頭一邊這麼想著。看著後照鏡映出的曼哈頓天際線和眼前無盡延伸的道路,他一派樂觀地踏上這趟即將穿越二十一個州的旅程──誰又知道他心裡走過的將是多遙遠的旅程。

342895
《安迪.沃荷 the Trip》
作者:黛博拉.戴維斯

一趟還原安迪沃荷當年在六十六號公路的自駕旅程, 一路讓安迪長驅直入開進星光熠熠的好萊塢

《旅飯》旅行長工頭堅、「個人意見」格主陳祺勳、作家御姊愛﹝SO WHAT 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最後更新時間:2017-03-24 16:34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