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同性婚姻釋憲出爐後,同志伴侶是否可透過領養,或是借助人工生殖方式等,來共同養育下一代,引發各界討論。《公視主題之夜》節目將於7月14日週五晚間十時,播出相關紀錄片《兩個爸爸兩個娃》(Father's Birth)。映後,該節目邀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昀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理事長許秀雯,和主持人蔡詩萍進行深度對談。
「建立家庭,其實是一件滿平凡的事,平凡得不得了,全世界都一樣。我們是人……」住在法國巴黎的法蘭索與傑洛姆在一起已經超過十三年了,「想當爸爸」一直是他們心中珍而重之的願望,然而,這個簡單的想望,卻挑戰了社會大多數人的核心價值與認知。對於男同志來說,求子之路困難重重,而且法國法令嚴格禁止代理孕母的行為,長久以來,他們只把這念頭當做不可能的奢望。
直到有一天,他們決定尋求美國代理孕母的協助遇見了可琳。
可琳住在威辛康辛州的一個世代相傳的農莊裡,與丈夫共同養育三個女兒。她在登記成為代理孕母的檔案中,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申請代理孕母的「意向父母」,大意是:「你們沒辦法生小孩,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因為我也走過這一段,我跟我先生有好幾年都很辛苦,因此你們並不孤單……。」對可琳來說,擔任代理孕母是為了幫助別人圓滿成家的夢想,她的丈夫與母親,也都為她所做的事感到驕傲。
法蘭索與傑洛姆的精子與捐贈卵子結合後,各植入一個胚胎到可琳的子宮裡,兩個胚胎都成功了,可琳為他們懷了雙胞胎。透過Skype,法蘭索與傑洛姆看著可琳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這將不只是兩個孩子的誕生,也將是兩名新手爸爸以及一個同性家庭的誕生,而在法蘭索、傑洛姆與可琳之間,則逐漸建立起了某種真誠、微妙、深刻的連結。
人工生殖科技不斷發展,也讓各種顛覆傳統的新家庭形態得以出現。
兩個爸爸兩個娃,還有一個「不是媽媽」的媽媽,故事將會怎麼發展呢?影片的終局,不過是另一段人生旅程的起點。人心在變,科技在變,家庭定義在變,只希望相愛的能力始終一樣。
《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播出紀錄片《兩個爸爸兩個娃》宣傳短片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