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人間劇場專欄 侯剛本 博士
我在攻讀博士學位時,主修的是語藝學(Rhetoric,又稱修辭學)。也就是說,當修辭作為一種「語言的藝術」時,它就是所謂「言說的化妝品」。好比原本一個客觀的事件,本可因著不同言說者的修辭化妝技術,讓整件事情透過不同的言說技術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與結果。以某個生活情境來說,當你在說話時對某個人毫無修飾地大罵「你笨得跟豬一樣」,亦或你改以更有技巧的修辭告訴他:「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時……;正所謂「刀利傷人肉,嘴利傷人心」;明明在陳述的相同的意義,一旦言者採以不同的言說策略,聽者自然也就會呈現出在聆聽接受訊息之後,呈現天壤之別的心理感受,進而產生完全不同的溝通結果。因此,「如何說,如何寫,如何聽,如何想」,正是我透過將近七年的博士修業歷程,每天反覆思索關於言與說的核心意義。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位智者老師在傳授關於「時機」(Kairos)的課題。
時者,「四時也,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止也」。機者,「發動所由,氣運變化,機械巧術」等意義。至於「時機」,它是一種「時會機遇」,它與「時運,時宜,時勢,時事,時務,時命」皆屬同義字,也就是英文字中的Timing。在古典語藝中,「kairos」這個古老的字彙,預表的正是接近「時間」與「機會」之意。由於kairos是一種在時間中,無法被預測的偶然機遇(contingency)。所以時機透過符號(尤以語言、文字、圖象)做為編織語境意義之網的手段,皆涵括在語藝情境(rhetorical situation)的時空的範圍裡。因此,當我們活在一個充滿符號的世界裡,言與說之間特別必須講分寸看時機。至於誰愈能看得懂並且掌握箇中的奧義,誰就能夠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成為洞燭先機的贏家。只是回歸日常生活的流變機遇裡,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是此,身處在當下的你我,又如何在萬變之中找到不變的恆定,即或時不我予,仍能找到自處自在的方式?
「上善若水」係出自智者老子的智慧之語,話說「水」本無色無味涵蓋天地之間,尤以流動之中的水,若是前方遇有阻礙時,必能以柔克剛蜿蜒取道順勢而行。再者,本體身為液體如水,急凍後既能成冰(固體),高溫後又能成氣(氣體),彈性之大可塑之強,萬物之中難有他者能夠相提比擬。若將此義引申至為人處事的的無常生命秩序之中,倘若一個人真能活出「上善若水」的本事,必定能在變與不變的瞬息人世之中,找到一個處之泰然的安身所在。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一般而言,一旦身陷「時不我予」的時候,通常人會有三種反應:有人選擇逆天硬幹,有人沉潛伺機等待,另外有人另闢蹊徑。依我自己的人生閱歷,選擇逆天硬幹的人,就算最後得到你所想要的,通常也是費了好大一番(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功夫,事倍功半淪落個「得不償失」的似贏是輸。至於沉潛伺機的等待者,最終的終局可能還是想要得到某樣事物,以致願意屈伸耐性甘耗甘等。只是選擇等待的結果,是不是真能如願等到所求所想,那就要看那位願意等待之人,是否找到一個潛心等待,甚或放棄等待的理由。最後,是那些另闢蹊徑的人,通常這種人具有某種勇於冒險的勇氣,只是「有勇」未必「有謀」,闢了蹊徑若是有勇無謀,輕則迷失羊腸迷徑,重則則在某個九彎十八拐的急轉險壑處,失足葬身遺憾千年。因此,若是真要選擇另闢蹊徑,切記務必做好行前規劃,哪怕是沿著時機步步為營且戰且走,都遠遠好過冒然而行置身凶徑。
逆天硬幹、伺機等待、另闢蹊徑……;由於人生沒有全然的標準答案,因此當你處在時不我予的時機中,切記謀定後動三思後行。畢竟這場福禍相依的人生戲局,沒有全輸沒有全贏,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完全的錯。唯獨上善若水睿智泰然者,無論身處豐富卑賤,自有怡然自得相應之道。
圖:練就上善若水的睿智泰然,自能超脫時不我予的逆勢困境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