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華苑君
「1757年3月2日,達米安(Damiens)因謀刺國王而被判處“在巴黎教堂大門前公開認罪”,他應“乘坐囚車,身穿囚衣,手持兩磅重的蠟燭”,“被送到格列夫廣場。那裡將搭起行刑台,用燒紅的鐵鉗……最後焚屍揚灰”(《達米安案件》,372~374)。」…..[.[1] ]
這是法國哲學家傅柯在《規訓與懲罰》以一場1757年處決罪犯的現場做為這本書的開場白,傅柯厚描了260年前以公開展示的行刑破題,文中進一步用寫實的手法讓現代人感受到當年被處決的人所受到痛苦至極的過程,然而在當時的廣場上,大批圍觀的人們卻感到習以為常。再拉到近代史,八國聯軍用彈炮外交的方式奪取其他國家的土地、財產,當年他們也覺得理所當然。可是,當我們身在此時此刻,卻不認為這些做法是對的,所以,人們的價值觀與信念是會隨著時間的河流而變遷的,但是這條宛如時間的河,在現實社會中,到底是如何變遷的?又將流到哪裡去?
以公民運動為例,傳統的政治活動,像遊行、連署等活動,許多時候非常仰賴政黨組織的號召,達到集體行動的目的,但是,在現今的社會運動中,卻發現不僅已經突破了這種中層組織運作的模式,而且效應正在全球同步發散,影響力更廣更深。好比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阿拉伯之春(The Arab Spring)、西班牙憤怒者運動(Spanish Indignados)、英國佔領大學示威(The Student Occupations)等各國的公民運動之外,在台灣則有太陽花運動及拒買頂新集團商品的活動。
(圖: 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取材自http://www.occupy.com/article/happy-birthday-occupycom-1-year-old#sthash.hmmmQ3fL.dpbs)
(圖: 英國佔領大學示威(The Student Occupations)取材自http://www.bbc.com/news/uk-england-south-yorkshire-35755437)
一份由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剛出爐的論文發現,從跨國跨時的分析[[2]],台灣選民的價值觀正在往後現代民主社會的方向變遷中,人們比起十幾年前更傾向於後物質主義,而根據實現與滿足理論,當代台灣人的價值觀更傾向於「自我實現感」。在這份研究中,還有一個指標數據值得進一步持續觀察,有關選民對於投票或是加入政黨組織的重要性認知,數據顯著呈現滑落,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歷屆投票率愈來愈低、黨性愈來愈微弱了。
令人好奇的是,如果說是因為價值觀變遷了,所以,使個人更有動機參與社會運動,那麼當代參與社會運動的族群是否和傳統的社會運動參與的族群有所差異呢?也就是說,新舊世代中被動員的人,是否不同呢?
根據一份也是2017年最新發表的研究,交大以政治消費意識拒買不符環保的商品的意願時發現,傳統社會運動的參與者,主要是高學歷、未婚、沒有小孩、男性及有工作的人為主,該研究認為台灣當代最新的參與社會運動的人,比起傳統社會運動的人口分佈來說,這些新的族群包括了女性、年輕人及未就業者[[3]],因為社群媒體的特徵之一是讓使用人更容易接近與相互網絡聯繫,因而形成了想像的共同體。
根據這些最新的科學研究數據中呈現,有關於台灣當代民主價值與實踐,與其說是「公民不服從」,更貼切的說法可能是,當社會出現了一些與當代價值不符合的事件時,將會「喚起」了個人自我實現的意識,使個人更有參與公民運動的動機。
[1] *註[1]: 劉北成、楊遠嬰譯,Foucault,Michel原著.1992,《規訓與懲罰 : 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2] *註[2]: 俞振華、翁定暐,2017,〈影響台灣民眾政治參與的因素:從公民規範認知的觀點出發〉,《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通過審查論文】。
[3] *註[3]: 陶振超,2017,社交媒體的動員力量:網絡機會模式之觀點,新聞學研究,131:49-86。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