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恐致長期臥床!醫教3步驟自檢 這族群骨折風險高3倍

記者: 郭懿慧
健康 | | 觀看數:13
骨質疏鬆恐致長期臥床!醫教3步驟自檢 這族群骨折風險高3倍

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成為台灣高齡社會中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根據黃信彰院長的研究,台灣60歲以上的民眾中,約有兩成罹患骨質疏鬆,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盛行率更高,甚至超過三成。這種疾病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是造成跌倒、骨折甚至失能與死亡的關鍵因素。

▲ 骨科主治醫師施胤全建議,民眾可透過「駝、矮、痛」三步驟自我檢測骨質疏鬆。(圖/恩主公醫院)

 

骨科醫師施胤全指出,除了常見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民眾應更加關注「一低」——低骨密度。骨質疏鬆常被忽視,但其危害不容小覷。若骨質密度不足,一旦發生骨折,可能導致長期臥床、感染,甚至需住進長照機構。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骨折風險是一般人的三倍,特別是髖部骨折。

施醫師建議,民眾可透過「駝、矮、痛」三步驟自我檢測骨質疏鬆:如頭無法貼牆超過3公分、身高縮水4公分以上、下背或髖部疼痛,皆可能是警訊。最準確的檢查方式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若T值小於-2.5即為骨質疏鬆,應儘早治療。

婦產科醫師徐靖提醒,更年期後的女性因荷爾蒙變化,骨質流失速度加快,建議50歲後定期接受DXA檢查。健保提供DXA檢測給付,適用於內分泌失調、非創傷性骨折、50歲以上婦女等族群。

▲ 婦產科徐靖醫師分享四類對象做DXA骨密度檢測有健保給付。(圖/恩主公醫院)

 

預防骨質疏鬆,徐醫師建議從四方面著手:一是營養補充,每日攝取足夠的鈣與維生素D;二是規律運動,進行肌力與平衡訓練;三是改善環境,如加裝扶手、感應燈;四是戒除不良習慣,如吸菸、酗酒。若需服用藥物如「福善美保骨錠」,應於早餐前空腹服用,並保持上半身直立30分鐘。

此外,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同為高齡者常見的「隱形殺手」,家庭醫學科醫師楊志尊指出,肌少症患者罹患失智風險高,呼籲民眾從年輕開始「存骨本、養肌力」,透過快走、深蹲等運動延緩衰老。

▲ 家庭醫學科醫師楊志尊指出,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同為高齡者常見的「隱形殺手」,不僅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更與失智風險密切相關。(圖/恩主公醫院)

 

中醫針傷科醫師曾怡嘉表示,中醫在骨質疏鬆治療上已有豐富文獻支持,常用藥如龜鹿二仙膠、虎潛丸等具補腎強骨功效。雷射針灸作為無痛新選擇,適合不願接受傳統針刺者,強調「全人整合」理念。

營養師林美怡提醒,補鈣不只是「有吃就好」,正確挑選與服用方式更為關鍵。人體單次最多僅能吸收約500毫克的鈣質,建議選擇每顆劑量不超過500毫克的產品,分次服用以提高吸收效率。

▲ 營養師林美怡分享過多的磷將影響鈣質吸收,以及如何挑選鈣片。(圖/恩主公醫院)

總之,骨質疏鬆雖然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但透過正確的預防與治療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其對生活的影響,提升老年生活品質。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12 11:24

195
0
0
0
0
0

熱門推薦

    Loading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