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共融式遊戲場

地方新聞 | | 觀看數:0
「我們」的共融式遊戲場

(原文出處:交大喀報/記者 周容萱 報導)

近來,許多縣市政府正努力改造各公園,在考量場地、交通等條件之後,設立了「共融式遊戲場」,讓所有人都能享有玩遊樂設施的權利。

共融式遊戲場是什麼?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30條提到:「確保身心障礙兒童與其他兒童平等地參加遊戲、康樂與休閒及體育活動,包括學校體系內之該等活動。」公園是許多孩子們最喜愛的地方,在一般民眾認知的公園裡,通常設置了許多「罐頭設施」(所謂罐頭設施指的是材質、玩法、設計等單一化的遊樂設施),讓小朋友們盡情玩耍,然而這樣的公園卻很少見身心障礙孩子們的身影,令人不禁心疼:「身心障礙的孩子是不是都無法體驗公園的樂趣呢?」

台北市在105年率先推動了「Play for All」政策,結合多個政府單位共同合作,也讓專家學者、身心障礙者以及居民等參與其中,在許多河濱公園、一般公園、學校及兒童新樂園等處,陸續設置了「共融式遊樂場」,並且帶動了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等其他縣市。

然而,「共融式遊戲場」到底是什麼呢?所謂「共融式遊戲場」(Inclusive Playground)指的是適合每一個人共同參與、遊戲及互動的遊戲空間。而這裡指的「每一個人」除了是一般兒童、家人等外,也包括了具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及成年人(例如智能障礙、肢體障礙、情緒障礙、感官障礙等),也就是有足夠比例的遊戲設施可以供所有人玩,任何人都可以在這樣的空間中一起參與遊戲。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特公盟)理事王佳琪說道:「所有族群可以在同一個空間分享不同的遊戲經驗,這就是共融的意義,並不是非得所有的設施都要給所有的族群使用。」 

別人做的到 我們也可以
至2017年止,仍少有國家的中央政府對於「共融式遊戲場」有所規範及政策,僅有美國有所謂《美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無障礙設計標準》的規範,而澳洲、新加坡和香港亦有針對共融式遊戲場推行相關政策。相較於台灣,僅有台北市、新北市等地方政府有相關建設政策。

共融式遊戲場在台灣執行最完善、數量最多的城市非台北市莫屬。目前在台北市已經啟用的共融式遊戲場有52座,且仍有近20座預計在今年完成。而除了台北市以外,新北市政府也積極的規劃改善各地公園,設置共融式遊戲場。但仍有許多縣市的共融式遊戲場非常零星,經費的不足、政府機關的意識未達、民眾風險差異考量等都是爭取困難的因素,甚至在雲林及基隆是沒有共融式遊戲場的

1028505
美國魔法橋遊戲場(Magical Bridge Playground)。(圖片來源/MAGICAL BRIDGE FOUNDATION

共融式遊戲場的幕後功臣
當然,共融式遊戲場不全是地方政府的功勞,身心障礙孩童的家長們、民間團體等都是促成共融式遊戲場重要的參與者。其中,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以下簡稱身障童盟)和特公盟,就是共融式遊戲場重要的幕後推手。2014年,家長們因為發現身心障礙兒童極少參與社會活動,地方公園或遊戲場也幾乎沒有他們能夠玩耍的設施及空間。因此,開始倡導並爭取共融式遊戲場的建立,以及各地無障礙空間的改善。

身障童盟秘書長鄭淑娟說道:「過去的身心障礙兒童只會經過遊戲場,不會進去玩耍的,或許還小、抱得動的時候可能會嘗試,但等到身形大一點後就無法再玩了。」過去,遊戲場對於這些孩子們是遙不可及的。但如今在身障童盟以及其他團體、個人的努力之下,公園無障礙設置的改善及共融式遊戲場的出現,讓身心障礙的孩子們一樣享有玩樂的權利。

1028506
新北大都會公園的「共融多人轉轉盤」。(圖片來源/周容萱 攝)

不再限制 你也可以快樂玩耍
在公園的遊樂設施上,看見成年人在玩耍,你會覺得奇怪嗎?雖然共融式遊戲場的目標為「Play for All」,但是在台灣現在大多數的遊戲場仍無法達到這個目標。所謂的「All」,除了讓身心障礙兒童能夠進入遊戲場,同時也希望有設施可以讓成人、老年人使用。鄭淑娟提到:「有一些身心障礙兒童,身體是成人的模樣,但是心智狀態可能只有小學生或是學齡前。」王佳琪也表示:「目前絕大部分共融式遊戲場挑戰度不夠,尚未融進學齡後的孩子。

公園告示牌上總寫著「限2至12歲以下兒童使用」,難道遊戲場真的只專屬於兒童嗎?現在遊樂設施的設計改善,已經有許多設施安全的足以讓親子共同使用。因此身障童盟希望,公園、遊戲場告示牌不再標示「2至12歲」而是「2+」。特公盟則是希望,不只是規劃一座座遊戲場,而是將一個地區的公園資源分配均衡,做到公園分齡適能,讓所有人都能快樂玩耍,真正實現「Play for All」。

1028507
新北大都會公園兒童遊戲場告示牌。(圖片來源/周容萱 攝)

望向未來 我們的遊戲場
雖然目前台灣的共融式遊戲場不像美國等國家一樣完善,但是在各地政府、民間團體的倡導執行下,已經改善了許多公園、遊戲場,讓愈來愈多的身心障礙兒童能夠一起進入遊戲場,體驗遊戲的樂趣。

然而,要讓共融式遊戲場更加普遍及多元,勢必需要更多人的支持與協助,鄭淑娟說道:「回歸到各地家長,家長夠努力的發聲,才會讓地方政府聽見聲音。」要讓每一個公園、遊戲場達到「共融」是不容易的,但是,讓所有人「無障礙」的進入遊戲場是基本的。未來,「共融式遊戲場」的增加以及完善讓人非常期待。

公園設施不是只有兒童能夠使用;而共融式遊戲場也不是專屬於身心障礙者的遊戲場,而是「大家的」遊戲場。期望未來的遊戲場,不再專屬於誰,而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快樂、創造回憶的地方。

關鍵字:共融式遊戲場、Play for All、公園、罐頭設施、無障礙遊戲場
縮圖來源:周容萱 攝
閱讀更多交大喀報的文章
看更多文章
【更多請上公益媒合平台《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官方網站;《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粉絲團】

最後更新時間:2020-05-20 16:16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