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的閱讀觀點

記者: Shopping Design
勵志感人 | | 觀看數:0
獨立書店的閱讀觀點

47954

【文字.攝影=邱承漢】

高雄三餘書店這不是「我們」的書店,而是「大家」的書店

 

攤開三餘書店私心推薦的十本好書,不難看出這間在2013年底剛開的獨立書店對自己的定位、透過這個空間想傳達的事情,以及想分享給高雄這座城市人民的景色。

第一本書《重生的書店》,讓人重新思索書店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與一座城市之間的關係。回頭去看獨立書店存在的價值,三餘書店的店長鍾尚樺說,「就在著眼於那些被市場所忽略的區塊,不管是好的出版社、作家,或是書本,要讓它們被看見。」這也是三餘書店第一個經營理念及一開始成立的目的——「共好」。

「城市」則是他們的第二個理念,一家獨立書店應該提供的正是這座城市與人民所需要而缺乏的觀點與風貌,因而,三餘鎖定了電影與詩,作為深耕高雄的兩大主題,這次也推薦了用情書方式來評論電影的《隨地腐朽》、談論台灣老電影的《打開時空膠囊》、以台語作詩的《落雨夜日》,以及新形態的詩集《玻璃》。同時,土地關懷及社會議題,也一直是三餘持續關注的焦點,因此也推薦了相關的書本,如記錄高雄在地故事的《港都人生鹽埕市井》、探討新移民的《回家》與《外婆家有事》。更重要的,是三餘經營一年多來,獲得最多力量來源的信念所在──「分享」。

「我們把三餘的空間釋放,分享給城市的居民使用,因為『分享』才能永續經營。」所以在這裡可以觀察到一件有趣的事,三餘的許多活動是由客人自己提案與發起的,並會介紹不同的朋友到這裡來舉辦活動或展覽;當市民的參與度高,自然會對這間書店能不能繼續存在感到在意,也會去推薦給其他朋友。「我們從來不覺得這是『我們』的書店,而是『大家』的書店,屬於這個社區以及這座城市。」

為了落實這三種信念,三餘在空間細節上也做了很多安排,例如留下大面櫥窗,並嚴格限制物品擺設高度,讓人們從外面就能清楚看見裡面所發生的事情;並將大門改回原本的位置,讓人們得先經過院子才能進到書店,作為一種氛圍的轉換,再配合店員適度地引導與閒聊,讓來到三餘的人們自然地卸下防備,不只更能靜下心來閱讀,也更願意打開心房與其他人互動跟分享。

總共五層樓的空間運用,有展覽、活動、咖啡廳,以及書店,除了不定期的講座與各種活動外,更有固定舉辦的電影和詩的讀書會,以及討論社會性議題的社團,對很多人來說,三餘已經不只是一間獨立書店了。「書店其實更像是一個平台,但是我們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衷,必須維持書店的本質與狀態。」因此,儘管活動再多,三餘依然堅持都必須從書延伸出去,或是最後回歸到書的本身,透過這個平台,幫忙把出版社、作者、或是書本推薦給更多人。

展望新的一年,三餘期許自己「能發聲說些事情」,因此將透過發行刊物來表達他們的看法,並透過這個空間協助更多高雄在地的藝文團體,持續做一間「樂於分享,讓城市與人們共好」的獨立書店。

 

三餘書店

  •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文化中心站1號出口)
  • 營業時間:13:30-22:00(週二休)
  • 電話:(07)225-3080

 

三餘書店推薦十本好書

  • 《重生的書店: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稻泉連/游韻馨譯/行人出版
  • 《打開時空膠囊:舊時代的電影青春物語》/林亮妏/逗點文創結社
  • 《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吳俞萱/逗點文創結社
  • 《回家》/顧玉玲/印刻出版
  • 《外婆家有事》/張正/貓頭鷹出版
  • 《小兒子》/駱以軍/印刻出版
  • 《落雨彼日》/呂美親/前衛出版
  • 《玻璃》/鄭聿/逗點文創結社
  • 《港都人生 鹽埕市井》/林佩穎、李怡志/無限出版
  • 《農村武裝青年和他們的朋友》/吳致良、江育達/紅桌文化

 


47955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官網;歡迎加入《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粉絲行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最後更新時間:2015-02-11 07:09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