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無論圍爐火鍋還是滿桌年菜佳餚,經常讓人大快朵頤之後又擔心體重失控的糾結心情,營養師提供「6口訣」技巧替大家解決難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徐裴莉建議,民眾可以利用家中餐盤,活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設計之「我的餐盤」6口訣,調整六大類食物份量與比例,這樣就能在春節期間安心享用美食不過量。
▲過年吃大餐記得6口訣,安心享用美食不過量。(圖/中興院區營養科提供)
口訣1:飯跟蔬菜
分類 : 健康 | 2024-01-25
全台最近陷入強烈寒流的包圍,連續兩天的低溫讓人如同「凍番薯」,各大醫院的急診部門也因此繃緊神經,做好萬全準備。台大醫院更是一早就有近百人排隊等待住院,醫療量能面臨嚴峻的考驗。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對此表示擔憂,並回憶起2016年同樣強烈的霸王寒流,當時也是在春節假期前,流感疫情急速升溫,最終導致急診部門近乎癱瘓的慘狀。
▲2016年霸王寒流急診陷入癱瘓,謝宗學醫師揭示2徵兆,今年惡夢恐重演。(示意
分類 : 健康 | 2024-01-25
入冬以來最強寒流來襲,全台各地十分寒冷,許多人下班回家後都迫不及待泡個熱水澡暖身。不過,義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德遠示警,高雄一名30多歲男子泡澡後走出浴室,瞬間感到頭痛欲裂,接著右半側手腳無力、口齒不清,送醫才發現腦血管爆掉,引發出血性腦中風,至今仍未脫離險境,因此提醒民眾不要直接赤腳踩在冰冷的地板上,可先穿上襪子或拖鞋,避免溫差過大導致血管收縮,並謹記「FAST」口訣,有助第一時間判斷是不是
分類 : 健康 | 2024-01-25
寒冷的冬天,起床變得更加艱辛。對此,中醫師余雅雯表示,若想打破賴床日常,不妨給自己「3個3分鐘」,每天起床後別馬上起身,可以先閉目養神3分鐘,接著搓臉、叩齒3分鐘,起床後再提肛、梳頭3分鐘,就能有效喚醒大腦、提振精神!
▲余雅雯建議起床後別馬上起身、先閉目養神3分鐘,好讓頭腦慢慢清醒。(示意圖/Shutterstock)
余雅雯在臉書專頁《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提到,最佳起床時間為上午5
分類 : 健康 | 2024-01-24
一名55歲李姓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疾病,合併頻尿、夜尿等情形,但起初她並沒太在意,直到近日出現水腫問題才就醫,結果一檢查竟發現腎功能狀態不佳、已罹患慢性腎臟疾病第四期,讓她驚訝直呼:「平日排尿量很多,怎麼還會有腎臟疾病?」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書明指出,一般民眾誤以為排尿量多就是腎功能正常,但其實頻尿或夜尿反而是腎功能受損早期徵兆之一,若未及早找出原因並治療,後續恐會導致腎功能惡化。
▲張書明
分類 : 健康 | 2024-01-24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不少人都會喝咖啡、薑茶暖身,不過日本電視台節目「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曾實測多款常見熱飲的禦寒效果,發現咖啡和薑茶的保暖效果分別只排第6名、第3名,而榮登第1名的竟是熱巧克力,並說明喝完後可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保暖近一小時。
▲日本節目實測發現,飲用熱巧克力後暖身效果可達59分鐘。(示意圖/Shutterstock)
【禦寒熱飲排行榜】
●Top1:熱巧克力所含可可多酚能促進血
分類 : 健康 | 2024-01-24
第五波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為執行監測及預警,衛福部去年指定血液基金會、配合辦理「新冠病毒血清抗體監視系統」作業,欲及時參考全國抗體陽性率情形,以滾動式調整防疫政策。結果顯示,截至第四波疫情、也就是去年6月止,全國N抗體整體陽性率已達78.9%,其中以17~24歲陽性率(83.7%)最高,若以當時「天選之人」已剩下2成來看,如今全台估計可能僅剩1成、甚至不到。
▲國內第五波新冠疫
分類 : 健康 | 2024-01-23
國內上週新增615例新冠(COVID-19)本土併發症、44例死亡,第五波疫情仍持續延燒、預計下週進入高峰,其中死亡個案當中最年輕為一名50多歲男性、無潛在慢性病,1月中發病後四天突然倒地抽搐,經送醫急救證實確診新冠,且同時伴隨著肝腎功能異常、低血氧、雙側肺炎、缺氧性腦病變等狀況,即便後續已住進加護病房治療觀察,但病情仍持續惡化,最終在住院第五天過世。
▲國內上週新增615例新冠(COVID-1
分類 : 健康 | 2024-01-23
新版《菸害防制法》於112年3月22日正式上路,修正後強調「全面禁止電子菸」,意指任何人均不得販賣、供應、廣告、甚至是使用,即便中央已宣導違者將依法重罰,不過不少國人私下仍會偷偷使用。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感嘆,近日遇到個案是因爸爸很愛在家中抽電子菸,結果導致全家二大四小不斷咳嗽,最終演變成一家人全都氣喘。
▲一位爸爸愛在家中抽電子菸,結果害得全家二大四小咳到不行!(示意圖/Shuttersto
分類 : 健康 | 2024-01-23
隨著全球暖化、北極圈永凍土迅速融化,科學家警告,長期冰封的「殭屍病毒」(arctic zombie viruses)終有一天可能解凍破土並大量釋出,進而引發流行病大爆發的危機。
▲ 科學界認為,長期冰封的殭屍病毒終有一天會隨著暖化解凍破土。(示意圖/ENews)
根據《衛報》報導,2014年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的遺傳學家克拉維里(Jean-Michel Claverie)帶領團隊,首次復活封存在西伯
分類 : 健康 | 2024-01-23
中央氣象署提醒,受寒流影響,22日至24日各地天氣非常寒冷,下半天氣溫將明顯下降。對此,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洪惠風示警,天氣最冷或最熱時,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都會升高,且冷比熱更可怕,其中有3種情況最容易引發猝死,包括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及心律不整,直呼「冷死人不是開玩笑!」
▲ 天氣最冷或最熱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會升高。(示意圖/ENews)
洪惠風曾在臉書上引述一篇刊登在《循環學雜誌Ci
分類 : 健康 | 2024-01-22
雖然不少研究指出,少劑量的紅酒或啤酒對人體有保健功效,甚至認為酒精有保護心血管、降低心臟病死亡機率的作用。然而,仍有不少學者認為酒精對於人體是「弊大於利」,英國《太陽報》報導便指出,飲酒可能升高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酒精對於人體是「弊大於利」。(示意圖/shutterstock)
這樣喝皮膚癌機率提高13%
英國布朗大學一項針對20萬名成年人長達18年的研究,觀察酒精是否會提高人體罹患皮膚癌的風
分類 : 健康 | 2024-01-22
國內新冠病例再有升高趨勢,引起部分民眾憂心。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警告,目前仍未知名稱的病原體「X疾病」可能引起大規模傳染,其致死率恐怕達到新冠肺炎的20倍,因此呼籲各國應在今年5月之前簽署「大流行病協定」,才不會重演新冠悲劇。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警告,下一波「X疾病」的致命率可能達到新冠肺炎的20倍。(圖/翻攝
分類 : 健康 | 2024-01-22
吃太多刺激性食物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出現心口灼熱、脹氣想吐的症狀,因此又被稱作「火燒心」。對此,美國佛州腸胃科醫師薩哈博(Joseph Salhab)以自身經驗分享,某次發生嚴重的胃食道逆流時,吃了藥也沒有好轉,於是吃了「一根香蕉」,竟不到30秒就緩解難受症狀,令他大呼「太神奇了!」
▲ 吃香蕉能緩解胃食道逆流的情況。(圖/翻攝自@thestomachdoc TikTok)
根據《Daily M
分類 : 健康 | 2024-01-19
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沈佩諠指出,五十肩又稱為「冰凍肩」、醫學上學名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由於此病症好發於中年以上、特別是50歲左右,因此得其名,若肩關節囊因發炎而產生沾黏,後續會造成肩關節之攣縮,進而使肩部關節活動受限,至於臨床表現則為肩部多角度受限,例如:無法梳頭與吹頭髮、拿不到高處物品、手無法伸至背部抓癢或伸進臀部口袋拿東西、女性無法自行穿內衣等,且活動時會伴隨疼痛、甚至夜間容易痛醒,進而嚴重
分類 : 健康 | 2024-01-17
目前正值流感旺季,不少民眾也紛紛前往醫療院所施打疫苗,不過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卻表示,一位老翁話講得不清楚、就診僅表示要接種,結果在得知要打高端廠牌時,對方竟突然「牙起來」堅持不打,且家屬甚至瞪大眼命令他刪除記錄、退掛號費50元,氣得他認為自己很不被受尊重,感嘆:「連50元都不願意的社會。」
▲目前正值流感旺季,不少民眾也紛紛前往醫療院所施打疫苗。(示意圖/資料庫)
姜冠宇醫師在臉書上分享看診
分類 : 健康 | 2024-01-17
肺癌因早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多已晚期,且存活率極低,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對此,國健署示警,當出現7大症狀時,包括持續咳嗽、呼吸急促等,一定要儘速就醫。
▲ 持續咳嗽、呼吸急促都是肺癌的症狀之一。(示意圖/ENews)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林莉茹組長指出,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出現明顯症狀,診斷已多為晚期,早期肺癌(0及1期)的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第4期則急降至1成,不同期別的存活率差
分類 : 健康 | 2024-01-17
一名48歲張姓男子有酗酒習慣,本身不僅患有酒精性肝硬化,且甚至還因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等狀況,不得不置換雙側人工髖關節,但他先前卻誤聽友人告知:「多補充維他命D可以保骨本」,期間竟每天吞下2、3顆,結果最終出現「高血鈣症」問題、腎功能僅剩下30分,所幸緊急就醫後連忙停藥、並補充大量水分,如今總算恢復正常數值。
▲一名患者平時補充過量維他命D「保骨本」,結果導致高血鈣症纏身!(圖/亞大醫院提供)
分類 : 健康 | 2024-01-16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佈,國內上週新增42例流感併發重症、11例死亡,其中今年最小死亡個案為一名7歲女童,其本身無潛在病史、已接種本季疫苗,自1月初有感冒相關症狀後遲遲未改善,就醫快篩才得知確診A流,結果開藥返家卻開始出現步態不穩、全身痙攣等情形,最終併發罕見「急性壞死性腦病變」、於發病後第5天死亡。
▲今年最小流感死亡個案為一名7歲女童。(示意圖/資料庫)
類流感疫情目前正
分類 : 健康 | 2024-01-16
近日,中國大陸醫學界與網絡社群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網紅麻醉醫生朱翔於1月12日凌晨驚傳猝逝,享年46歲。據報導,朱翔因其在抖音上分享麻醉知識而廣受歡迎,擁有近10萬粉絲,按讚量超過百萬,直到猝逝前2天社群頻道仍更新科普資訊,雖各家媒體不提他的死因,但網絡上盛傳,他的逝世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疑似誘發了心肌炎導致猝死。
▲ 中國大陸一名麻醉科醫師猝死,網傳恐與感染新冠肺炎併發心肌炎有關。(圖/翻攝自
分類 : 健康 | 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