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3C產品的廣泛使用,使得罹患乾眼症人數大幅增加,根據眼科醫學會公佈的2019護眼趨勢調查,台灣民眾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眼科門診中,更有7~8成患者是為乾眼症就醫,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乾眼症若長期不治療,可能會造成角結膜病變,甚至影響視力。許多人誤以為乾眼症只是缺水,但其實,據三軍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梁章敏臨床觀察,有高達8成乾眼症患者是因為缺乏油脂造成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4
藝人吳宗憲日前在直播中表示:「很後悔打流感疫苗。」今年首次接種流感疫苗,居然連暈四天,呼籲民眾如果沒接種過千萬不要去打。疾管署及許多名醫紛紛回應,頭暈與眩暈不同,如果眩暈時間過久,最好趕緊就醫確認健康狀況。知名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也表示,臨床經驗上比較少遇到打完疫苗暈眩的症狀,「吳先生的案例需要考慮是否有感染感冒,或者內耳發炎的問題。」眩暈分兩種 天旋地轉恐為內耳問題眩暈可依感覺分為「迴轉性眩暈」與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4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50歲葉先生飽受耳鳴所擾,經耳鼻喉科確診為神經性耳鳴, 透過藥物治療後雖有改善,但進步幅度不大,令他相當憂鬱, 直到去年改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服用中藥等方式多管齊下, 經每周治療2~3次後,近半年來不僅改善失眠, 不用聽著耳鳴聲徹夜難眠,也克服焦慮及憂鬱心情, 恢復正常生活步調。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俊昌表示, 患者自述三年前開始,耳鳴讓他每晚無法入睡,幾乎快得憂鬱症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國內流感疫苗供不應求,但其實除了流感疫苗,研究指出,肺炎疫苗能對不同癌症病人產生一定保護效果。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邱文彥醫師解釋,肺炎鏈球菌疫苗不僅能降低老年癌症患者肺炎住院機會兩到三成,也明顯減少死亡率,因此應多鼓勵老年癌症病人接受免費肺炎疫苗施打。75歲以上免費打肺炎疫苗 施打率不到兩成根據世衛組織統計,2005年鏈球菌感染一年便造成全球一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平約每四人就有一人肥胖!肥胖病人若合併第二型糖尿病,可稱為「糖胖症」;這類病人如果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容易併發心血管、腎臟病等疾病。肥胖導致糖尿病 微創胃繞道手術成功降血糖53歲的彭先生有糖尿病家族病史,媽媽和姊姊都是資深糖友,他在10年前也檢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9.2%(正常值6%以下),三酸甘油脂數值更超過正常值的4倍,體重最重達120公斤,身體質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日前北捷一名警員,趁休假時開車返回高雄老家,晚間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便自行前往醫院就診,未料人隨即昏迷,疑因主動脈剝離、出血性休克,今天凌晨宣告不治。其實,像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究竟主動脈剝離有多危險?為什麼一旦發生就可能在短時內死亡?3日常致主動脈剝離年輕化 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率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近年來,因為生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初期症狀普遍不明顯,不少癌友是因為「骨頭痛痛的」至骨科就診時,才發現原來骨骼疼痛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引起。然而,癌友普遍對骨轉移病識感不足,確診後未重視骨轉移治療,導致自己曝露於病理性骨折、癱瘓、臥病在床等骨骼併發症風險中而未能及時預防。癌友勿輕忽骨轉移 預防骨折失能亞東紀念醫院林芳郁院長說,為避免院內的抗癌夥伴因輕忽癌症骨轉移,導致生活品質、社交生活、或工作能力受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指出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8%,以臺北市109年9月份65歲以上約49萬人來計算,臺北市失智症個案近4萬人。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7成未獲得診斷、治療很多人誤以為失智症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依衛福部指出調查發現台灣九成以上的失智者都住在家中,有七成失智者未獲診斷及治療,也因未能及時就醫,許多失智症者都未能被發現,家屬及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根據臺灣過去調查第2型糖尿病的研究,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盛行率約30%,在糖尿病前期亦有周邊神經病變的風險,可造成肢體末梢電麻刺痛,增加下肢截肢的機率。因此,認識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及學習適當的足部照顧為病友與家屬的重要課題。哪些人容易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 小心這些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陳柏安主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60歲的A女士,先生長期在大陸工作,她留在台灣照顧孩子與公婆,公婆對她百般挑剔,讓A女士每天都覺得壓力很大,每晚噩夢連連、生不如死,和先生訴苦卻只得到「不要理他們就好了」的回應,多次想要離婚,但為了小孩咬牙苦撐,好不容易公婆去世、小孩長大了,先生也回台一家團圓,但A女士卻開始憂鬱症發作,看到先生就想起當年被公婆虐待的畫面與言語,揮之不去,情緒會突然暴怒、恐慌、想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經常會隨環境、季節、溫度造成症狀時好時壞,該如何才能改善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會因為換處搔癢而抓破皮,不僅使病況加劇,還可能造成感染問題,因此適度用藥有其必要性。臨床上經常使用類固醇、抗組織胺等外用藥,先求穩定病況,再視情況換用其他藥物或慢慢停藥,唯需注意藥物最好遵照醫囑使用,並避免使用偏方,才是幫助孩子穩定膚況的好方法。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經常反覆出現,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東縣地形狹長,且主要醫院分布在台東市區,患者常因交通不便又費時,導致就醫意願降低,甚至病情發展到很嚴重後才至醫院檢查。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陳煥霖主任表示,部分台東偏鄉地區的居民可能就需花費一小時的車程下山,再加上衛教觀念較不足,導致許多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有B、C型肝炎。因此台東馬偕醫院定期每三個月與各地區的教會合作,親自帶著肝臟超音波等檢查儀器上山,為民眾免費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65歲張女士因為喘咳、呼吸窘迫,時常喘到半夜無法成眠、甚至頻繁進出急診,就診過胸腔內、外科都苦尋不著病因,即使用類固醇治療也無法改善症狀。收治該案例的土城長庚血液腫瘤科主任暨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謝佳訓主任表示,張女士後來輾轉到血液腫瘤科,做了病理切片,從檢查報告可看到其支氣管下有一團腫瘤,這才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 荷爾蒙作怪症狀難確診謝佳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活動耐受力驟降 竟是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動脈高壓40歲的李小姐,因為紅斑性狼瘡影響肺部纖維化,長期在胸腔科就診控制,近三個月卻發現簡單活動都容易喘不過氣,運動耐受力嚴重下降。收治案例的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兼心血管中心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醫師指出,李小姐當時的狀況在胸腔科醫師警覺下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認肺壓較高,轉診到心臟內科後確診為自體免疫疾病併發的肺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脆弱性骨折要先預防!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於109年11月1日舉辦年度學術研討會,會中邀請各國專家以視訊方式分享最新骨質疏鬆治療進展。針對已罹患骨質疏鬆但尚未發生骨折的民眾,呼籲盡早接受風險評估與藥物治療,避免人生中的第一次骨折。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 專家齊聚抗骨折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ISCD國際骨密學會亞太主席、萬芳醫院陳榮邦教授率領秘書長、國立陽明大學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3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許多失去父母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兒童及青少年,會被安置到安置機構(育幼院)以得到暫時性的妥善照顧。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這些兒少過去的恐懼或陰影可能持續影響其身心,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最近完成的研究發現,高達五成的安置機構兒少有終身精神疾病,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其次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對立反抗行為。
女童遭媽媽男友長期性侵 噩夢揮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2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體的手舉起來是靠著旋轉肌啟動和三角肌等輔助,但若當旋轉肌退化時,加上骨刺摩擦後產生斷裂,通常完全斷裂達1公分,就得進行肩關節手術修補。台大竹東骨科黃鼎鈞醫師表示,若長期置之不理,不僅會使裂縫越破越大,導致肱骨向上移位產生關節炎,還可能因無法修補,造成所謂假性癱瘓。65歲嬤肩膀突然劇痛 竟是旋轉肌斷裂導致一名65歲陳姓阿婆,因平時下田得常搬重物,導致肩膀長期疼痛,經超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2
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請到身心科或心理治療所就診
目前高齡產婦越來越多,我們也會比較擔心是不是媽媽體力上不能負荷而產生憂鬱的狀況。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看醫生,但是,當這個情況已經影響妳的生活、妳已經失去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時,就需要去身心科就診。此外,憂鬱症的病情惡化,勢必會影響家庭生活,而且照顧憂鬱症患者的人,也容易情緒低落甚至引發憂鬱。
1、最近一週總是不快樂、想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2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花蓮慈濟醫院邀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資深研究員暨臺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創辦人兼理事長陳哲宏博士,分享「戒酒與食道癌防治」,並呼籲國人重視酒精不耐症與食道癌、口腔癌息息相關。重度飲酒者 食道癌風險高喝酒後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嘔吐、宿醉等症狀為「酒精不耐症」。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陳哲宏博士表示,依據研究發現,臺灣有45%的人有酒精不耐症,高居世界第一,等於近一半人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2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際研究報告指出,中風病人得到中風後失智症(post-stroke dementia, PSD)的機會約30%。首次發生中風的病患,在一年內發生失智症的比率為7.4% ,而復發性中風後失智症的發生率則高達41.3%,目前仍沒有有效的生物標記,足以觀察並確認罹患中風後失智症的風險,以即早控制及治療。研究發現預知生物標記 成果登國際期刊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
分類 : 社會新聞 |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