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南省洛陽市一名男子因脖子後方長了一個瘊子,竟找來一隻螳螂幫忙吃掉瘊子,奇葩偏方讓人看傻眼。對此,中醫從業人員強調,這種偏方是否有效,並未得到醫學證實,且存在出血、細菌感染的風險,建議患者直接到醫院,透過激光冷凍直接打掉比較安全。
▲ 男子因脖子後方長了一個瘊子,竟找來一隻螳螂幫忙吃掉。(圖/翻攝自觀察者網YouTube)
綜合陸媒報導,康姓友人表示,這是該名男子的岳父聽其他人說的一個偏方,
分類 : 健康 | 2023-10-17
高雄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小寶,出生第12天就確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這是一種進行性神經肌肉退化疾病,若不治療,恐怕活不過2歲。不過,健保在今年8月核准了一劑要價4900萬元的基因治療藥物給付,讓小寶成為全台首個接受此項基因治療的病童,有了活下去的機會。
▲ 健保在今年8月核准了一劑要價4900萬元的基因治療藥物給付。(示意圖/Shut
分類 : 健康 | 2023-10-16
隨著秋季來臨、日夜溫差大,不僅季節交替讓過敏症狀人數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持續攀升中,而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也對此分享一個特殊個案,一名50歲病患前往台南出差時連續拉了3天肚子,自行至藥局買藥服用卻不見好轉,結果事後掛急診竟發現罹患「急性心肌梗塞」,所幸及時救治才撿回一命。
▲一名50歲生意人前往台南出差腹瀉3天、吃藥不見成效,結果竟被診斷出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示意圖/資料庫)
蕭敦仁醫師日
分類 : 健康 | 2023-10-16
金針菇因不能被胃酸分解,總會以原形形式被排出,因而被戲稱為「明天見」。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大便是觀察腸道健康的第一手證據,若發現大便中有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原型,可能與4大原因有關,包括:難以消化的膳食纖維、腸蠕動亢進、胃腸功能紊亂及進食速度過快。
▲ 金針菇有「明天見」之稱。(示意圖/Shutterstock)
陳威佑在臉書專頁《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提到,若發現大便中有前一
分類 : 健康 | 2023-10-16
一名60多歲的婦人原本就患有中度脂肪肝,但在一年後的回診中,醫師卻驚訝地發現她的脂肪肝「消失了」。詢問後才得知,這位婦人在過去的一年內並未特別增加運動量,唯一的改變就是「少吃水果」,而這個改變不僅讓她的體重和體脂肪逐漸下降,脂肪肝更在不知不覺間逐漸消失。不過,醫師也同時示警,脂肪肝除了纖維化和發炎外,也和失智症有關,千萬不能輕忽。
▲6旬婦人原有中度脂肪肝,僅少吃水果脂肪肝問題不藥而癒。(示意圖
分類 : 健康 | 2023-10-16
中部一名20多歲的女大生因為嘴巴有濃烈的臭味,被男友以分手作為威脅,要求她解決口臭問題,結果醫師檢查時,看到她的鼻腔內狂瀉黃綠色的分泌物,裡頭還混著些許白色屑屑與肉芽,右邊鼻竇全蓄膿,最終被診斷為「慢性鼻竇炎」。
▲ 女大生因為嚴重口臭,被男友威脅「若不解決就分手」。(示意圖/ENews)
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提到,該名女大生因為嘴巴猛飄異味,被男友威脅「若不解決就分手」,但她
分類 : 健康 | 2023-10-16
隨著疫情解封,民眾不僅要面臨新冠肺炎的威脅,還要應對各種病毒的進攻,而這些病毒的共同症狀都是咳嗽,尤其在秋季這個季節這一症狀更為普遍,甚至被醫師形容為「全民皆咳」。為此,醫師呼籲,對於持續咳嗽的症狀一定要好好對症下藥,否則久咳不治恐留下終生的病根,而5歲以下的嬰幼童更需提高警惕,因為劇烈咳嗽恐可能是感染了被稱為「小孩殺手」病毒的症狀,一旦疏忽可能會變成重症。
▲醫師呼籲,咳嗽要及時就醫並對症下藥
分類 : 健康 | 2023-10-16
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由於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患者都沒有家族病史,有非常大比例是因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對此,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列出6種大腸癌常見症狀,若出現「不明原因貧血」,恐怕是腫瘤已有出血現象「每天一點一滴持續流失而不知」。
▲ 鄭泓志醫師列出6種大腸癌的常見症狀。(圖/ 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授權提供)
鄭泓志在臉書
分類 : 健康 | 2023-10-13
隨著物價不斷上漲,房租租金也隨之上漲,甚至再創新高,根據主計處資料顯示,2023年5月房租指數為103.53、年增2.11%,是自1981年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且自2022年7月起,已經連續11個月年增率逾2%。持續上漲的租金,讓許多年輕租屋族苦不堪言,如今國外一項新研究結果更得住結論指出,租屋族的壓力對生理年齡的影響比買房背負的貸款壓力,甚至比失業的影響還要大。
▲租屋比買房更易衰老,國外研
分類 : 健康 | 2023-10-13
中國長沙一名20歲女大生,幾個月趁著假期前往山東遊玩,期間身體開始出現許多紅點和瘀青,但由於不痛不癢,她便不以為意,直到發現身上的紅點和瘀青仍不斷增加,才在返回長沙的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醫,怎料竟被診出血小板指數跌剩1,遠低於正常值的100至300,直接被下達病危通知,所幸經過治療後已經轉危為安,血小板指數已恢復正常,但每天仍需吃藥鞏固治療。
▲(圖/翻攝自《上游新聞》微博)
根據陸媒《上游新聞》
分類 : 健康 | 2023-10-13
隨著秋冬季節來臨,流感有逐漸升溫的趨勢。對此,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台大兒科病房的候床情況持續,今年冬季最需注意的3大疾病,分別是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和新冠病毒,並示警「多重感染是相當常見的」。
▲ 黃立民醫師強調,今年冬季最需注意的3大疾病,分別是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和新冠病毒。(示意圖/ENews)
根據《ETtoday新聞雲 》報導,黃立民表示,今年冬季最需注意的是流感、呼吸道融合
分類 : 健康 | 2023-10-13
50歲的許姓女子不抽菸、不喝酒,平日有運動習慣,體態也維持在正常範圍,自認身體很健康,雖然近半年糞便帶血,但以為只是痔瘡發作,沒有多加理會,直到進行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對此,醫師示警,除了血便,若出現貧血、腹脹、腹絞痛、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有便意卻上不出來)及體重莫名減輕等6症狀,千萬不能輕忽。
▲ 50歲女子第一次做大腸鏡檢查,就意外發現罹患大腸癌。(示意圖/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睪丸是男性生殖系統的關鍵部分,主要作用為製造精子和分泌男性荷爾蒙。不過,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表示,多數因為「蛋蛋不舒服」而來求診的患者,都是受到4種常見疾病的困擾,包括:睪丸炎、睪丸扭轉、精索靜脈曲張和睪丸囊腫,若囊腫變大或造成不適,恐要手術切除。
▲ 高銘鴻分享睪丸常見的4種疾病。(圖/ 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 授權提供)
高銘鴻醫師在臉書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發文提到,「睪丸炎」就是睪丸發炎,通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一名38歲男子因左耳持續耳悶一週,於是就醫檢查,起初被診斷為中耳積水,但男子稱自己並沒有游泳或潛水的習慣,讓醫師感到困惑不已,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男子竟是罹患「鼻咽癌第二期」。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表示,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原因與基因遺傳、鼻咽病毒感染、飲食及抽菸有關,若成年人單側耳悶持續未改善,建議盡快找專科醫師檢查,以排除嚴重問題,也避免耽誤治療。
▲ 患者左耳耳悶一週,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相信很多人都習慣每天洗澡以維持個人清潔及衛生,不過美國一名皮膚科醫生日前提醒,洗澡時有三大部位需要特別注意清潔,否則恐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這三大部位包括:耳後、肚臍和指甲下方,若未確實清潔,可能染上抗藥性超強的細菌,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
▲美國網紅醫師提醒大家洗澡時要注意仔細清洗3個經常忽略的部位。(示意圖/123RF)
根據外媒《New York Post》報導,皮膚科醫生林希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北部一名60歲婦人感到胸悶、胸痛,且疼痛感一路延伸到肩膀和後背,於是前往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死亡率極高的急性心肌梗塞,心臟還有2條血管狹窄超過90%,情況相當嚴重。收治個案的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進一步詢問原因後,發現患者本身有膽固醇過高問題,卻「有時候會忘記吃藥」,讓他聽了忍不住搖頭表示:「不處理隨時會有猝死的可能」。
▲ 婦人患有高膽固醇,卻有時會忘記吃藥。(示意圖/ENews)
陳冠任在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不少現代人因為壓力、飲食習慣等因素,長期飽受便秘、排便不順之苦。對此,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藥師表示,面對嚴重便秘狀況,建議養成固定的排便模式、早上起床先喝一大杯溫開水,戒掉菸酒或過量咖啡因,有助於排泄順暢。
▲ 張文靜藥師分享,早上起床先喝一大杯溫開水,有助於排泄順暢。(示意圖/Shutterstock)
張文靜指出,若忍住便意不上、有腸胃病史如腸躁症問題卻不治療、經常熬夜或日夜顛倒,都會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台中一名56歲的王先生,長期酗酒並有肝硬化病史,仍在連假期間從白天喝到晚上,每天飲用超過10罐啤酒。由於過度飲酒導致步態不穩、頭暈,被家人帶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就醫。經過檢查後,發現他罹患嚴重的低血鈉症,血液滲透壓及尿液滲透壓也都偏低,綜合他的酗酒史及生化數據,醫師診斷他為罕見的「啤酒性低血鈉症」。
▲啤酒性低血鈉症常見症狀。(圖/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授權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腹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早晚溫差大,流感的好發時節也隨之而來。根據疾管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上週流感就診人次已達11萬210人次,新增34例流感併發重症,年紀最小的僅4個月大,另增11例死亡個案,其中有7人沒打疫苗。對此,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發文示警,今年秋冬恐將迎來3種病毒的合併流行,呼籲家長務必在高峰期來臨前帶孩子去打流感疫苗。
▲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示警,今年秋冬3種病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
雙酚A(BPA)是一種常見於塑膠容器、水瓶,甚至太陽眼鏡中的內分泌干擾物質,這種物質不僅會模仿人體激素、影響天然激素的產生,甚至與男性精子產量降低、不孕症、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疾病有關,而國外近期一項研究發現,這種物質對自閉症、過動症兒童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嚴重。
▲雙酚A(BPA)是一種常見於塑膠容器、水瓶,甚至太陽眼鏡中的內分泌干擾物質。(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外媒《D
分類 : 健康 |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