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飯菜香是一種讓人安心的味道,不過這些日常的烹飪過程,是否也悄悄威脅著家人的健康?網上流傳一種說法,「做一頓飯等同於抽兩包菸」,到底下廚會不會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對此《ENews新聞網》記者採訪到國泰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顏銘宏,他證實廚房中飄散的油煙確實可能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長期吸入是有可能增加罹患肺癌風險的,不過這是個可避免風險,只要確保做好「2件事」一樣可以開心下廚。
▲下廚時所產生的油煙,
分類 : 健康 | 2024-10-24
報復性補眠還是有效的!近日,台灣大學醫學院發表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為週末賴床找到了充分的理由,研究團隊近期在國際期刊《睡眠與呼吸》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週末起床前按下貪睡鬧鐘或多賴床一下,不僅能讓身體恢復活力,還能大幅減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數據顯示能有效降低70%以上!
▲台大最新研究發現,週末若賴床能讓身體更有活力,還能大幅降低失智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英媒《Da
分類 : 健康 | 2024-10-22
中國福建福州一名患有高血壓的40歲張姓女子因血壓偏高,所以擅自提高劑量來降血壓,先是吃下一顆藥,再將另一顆藥咬一半吞下,結果不到半小時身體開始冒冷汗、腿軟站不住,甚至陷入昏迷,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對此,醫師警告,緩釋片、控釋片比一般片藥物成分釋放得更持久,一般不能碾碎或掰開服用,否則藥物會迅速釋放,恐造成藥物中毒。
▲ 女子將降血壓咬一半服用,結果陷入昏迷,險些喪命。(示意圖/ENews)
分類 : 健康 | 2024-10-22
千萬不要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狀也可能預示著嚴重的健康問題。英國蘇格蘭一名15歲少女亞姆(Niamh Fisher)從今年6月開始突然皮膚發癢,持續好幾個月,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敏感症狀所以沒有多加留意,直到症狀愈發嚴重才前往醫院就醫,結果就診斷出患上二期霍奇金淋巴瘤,令全家人晴天霹靂。
▲15歲少女突全身瘙癢睡不著,4個月後確診淋巴癌。(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根據外媒《D
分類 : 健康 | 2024-10-22
南韓作家韓江榮獲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女性及韓國作家。然而,這位文學巨匠的創作之路並不平坦,她曾坦言:「若我100%健康、精力充沛,我就不可能成為作家。」韓江自14歲起便飽受偏頭痛和胃痙攣的折磨,這些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她的日常生活,也成為她作品中的靈感來源。
▲ 韓江自14歲起便飽受偏頭痛和胃痙攣的折磨。(圖/安南醫院)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杜宜憲指出,偏頭痛是一種複雜的神經
分類 : 健康 | 2024-10-2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句話,然而,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不多。許多人不喜歡喝水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甚至乾脆選擇以飲料代替。然而,這樣的選擇不僅可能導致體重增加,還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那麼,有沒有辦法讓水變得更好喝呢?台灣首席品水師陳君潔為我們揭開了這個秘密。
▲ 喝白開水太無趣?「這種水」更好吸收。(圖/shutterstock)
陳君潔指出,水
分類 : 健康 | 2024-10-22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由南韓作家韓江奪得,她不僅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女性,也是首位來自韓國的得主。然而,這位文學巨匠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健康挑戰。韓江曾在訪談中坦言:「若我100%健康、精力充沛,我就不可能成為作家。」她從14歲起便開始受偏頭痛和胃痙攣的困擾,這些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她的創作,也對她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干擾。
▲ 諾貝爾文學獎南韓作家韓江長期受偏頭痛困擾。(示意圖/安南醫院提供)
偏
分類 : 健康 | 2024-10-22
便秘是現代人經常面對的一個常見困擾,特別是因為飲食不均衡、壓力大、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排便不暢。你是否常常感覺腹脹、排便困難?別擔心,本文將教你一些快速緩解便秘的小妙招,讓你在短短幾分鐘內輕鬆告別「卡住」的痛苦。
▲ 卡住很痛苦,七個小秘方讓你緩解又舒暢。(示意圖/Shutterstock)
1. 暖水+蜂蜜水:讓腸道馬上「動起來」
一杯溫熱的蜂蜜水是天然的「潤腸劑」,可以在早上空腹飲用,幫助腸
分類 : 健康 | 2024-10-21
現代人由於生活壓力、飲食習慣改變,便秘已成為許多人的常見困擾。很多人都嘗試各種方法來改善腸道健康,但蔬菜作為天然的膳食纖維來源,無疑是最有效、最安全的選擇之一。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五種有助於通便的蔬菜,這些蔬菜不僅營養豐富,還能促進腸道蠕動,讓你吃得健康、排得順暢!
▲ 便秘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示意圖/Shutterstock)
1. 地瓜葉
地瓜葉過去常被當作豬食,但現在已成為餐桌上的常客,因
分類 : 健康 | 2024-10-21
由於走路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強化肌肉骨骼和改善心理健康,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把「日行一萬步」當作健身的法門。不過,義大利最新研究指出,比起不間斷的長距離步行,分次、短時間的「微步行」反而能消耗更多的熱量,建議久坐族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步行10至30秒,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 義大利最新研究發現,比起不間斷的長距離步行,分次、短時間的「微步行」反而能消耗更多的熱量。(示意圖/123RF)
綜合外媒
分類 : 健康 | 2024-10-21
現代人與智慧型手機形影不離,許多人甚至養成睡前滑手機的習慣。然而,最新研究顯示,這個看似無害的行為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風險。英國科學家發現,智慧型手機可能是最髒的3C產品,其含有的細菌數量甚至遠超電視遙控器,包括蟑螂與其糞便經常發現的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對於免疫力低下族群而言,恐引起感染、紅疹、痘痘、甚至可能引發致命的敗血症。
▲科學家警告床上溫暖潮濕的環
分類 : 健康 | 2024-10-21
國外一名21歲女子為了快速減肥,一年前在暗網購買「絛蟲卵」膠囊食用,雖然一開始體重有明顯下降,但不久後就陸續出現胃痛、脹氣、頭痛、下巴長腫塊等症狀,甚至拉出長條形的褐色蟲體,嚇得她立刻就醫檢查,赫然發現是寄生蟲感染。對此,醫師提醒,若想要減肥,應以控制飲食和運動為主,千萬不要冒險採用偏方,否則弄壞身體,反而得不償失。
▲ 21歲女子為了減肥,竟服用寄生蟲蟲卵,導致身體不適。(示意圖/Shutter
分類 : 健康 | 2024-10-21
近期,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激增,這一趨勢似乎也在台灣悄然浮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兒科醫師鄭詩橤觀察到,過去一週內,因黴漿菌感染而住院的病童比例顯著上升。這些小患者主要表現出發燒、久咳不癒及喉嚨痛等症狀,甚至有些發展成肺炎重症,讓家長們忙得不可開交。鄭醫師特別提醒,家中有過敏兒的家庭更需警惕,因為這些孩子可能面臨氣喘等重症風險。為此,醫師建議勤洗手、戴口罩,並盡快施打流感疫苗,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分類 : 健康 | 2024-10-18
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和心肌梗塞,常常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襲擊健康。根據最新研究,動脈硬化是引發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動脈粥狀栓塞引發心臟病的機率高達30%,而導致中風的機率則高達25%。這些疾病在發作前往往沒有明顯症狀,讓人措手不及。美兆健檢機構的姜洪霆醫師強調,定期檢測心血管健康,尤其是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預防這些「隱形炸彈」的有效方法。
▲ 動脈硬化引發心臟病和中風的比例驚
分類 : 健康 | 2024-10-17
中國一名40歲男子搭飛機時,僅2小時未起身活動,結果下機時急著起身取隨身行李,導致下肢靜脈血栓脫落,最終引發肺栓塞,不幸在送醫途中離世。對此,醫師警告,經濟艙座位空間有限,若乘客在狹小空間內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流速度就會自然減慢,甚至淤滯,容易形成血栓,進而引發胸痛、呼吸困難的症狀,被稱為「經濟艙綜合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吃安眠藥或大量喝酒、體重過重和剛做完手術的人,都是經
分類 : 健康 | 2024-10-16
中國山東省淄博一名12歲女童因為戴牙套,不方便嗑瓜子,於是將500克未剝殼的瓜子嚼碎後吞下肚,導致直腸被堵死,最終由醫師使用鉗子把瓜子皮一點一點夾出來,才緩解不適症狀。對此,淄博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任周鵬透露,當時整個手術室瀰漫著惡臭,儘管已經戴了2層口罩,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旁邊喘口氣,讓網友們驚呆直喊:「醫師這輩子都不會再吃瓜子了吧!」
▲ 女童將500克未剝殼的瓜子嚼碎後吞下肚,導致直腸被堵
分類 : 健康 | 2024-10-16
一名53歲的林姓男子,因出現感冒症狀、高燒不退、脖子僵硬、劇烈頭痛及雙耳耳鳴等症狀,前往鄰近醫療院所就醫。經過初步檢查,醫師懷疑他可能罹患腦膜炎,但未能確定致病原因。家屬隨即要求轉院至童綜合醫院。抵達急診室時,林姓男子已陷入昏迷,意識不清,醫療團隊立即進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及腰椎穿刺等檢查,最終確診為豬型鏈球菌感染導致的腦膜炎。
▲ 神經內科楊自強主任幫患者進行檢查。(示意圖,非個案本人/童綜合醫
分類 : 健康 | 2024-10-16
一位42歲的家庭主婦,因手指關節腫痛無力,經常在煮飯炒菜時不慎摔破碗碟,心疼不已的她終於決定求醫。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免疫風濕科的孟家駒醫師診斷後,發現這位婦女罹患了類風濕關節炎。透過先進的超音波檢查,醫師發現她不僅多個手指關節出現炎症,連兩手的腕關節也受到影響。經過免疫藥物治療後,這位婦女的症狀已大幅緩解,生活品質得以改善。
▲ 一名女子手指腫痛無力,罹類風濕關節炎而不自知。(圖/澄清醫院提供)
分類 : 健康 | 2024-10-16
印尼泗水一名女傭偷偷給僱主的2歲小孩服用類固醇,直到僱主察覺到小孩的杯子經常出現可疑的彩色粉末,才報警揭發女傭的惡行,怎料女傭被逮捕後,竟淡定辯稱「我只是希望小孩白白胖胖」、「一天最多餵食一次」,令人傻眼。
▲印尼女傭偷偷給僱主的2歲小孩餵食類固醇,只為了讓小孩保持胖嘟嘟的體型。(示意圖/Shutterstock)
綜合外媒報導,僱主發現小孩的杯子經常出現可疑的彩色粉末後,悄悄聯繫醫療專家,結果
分類 : 健康 | 2024-10-15
台中56歲的黃阿姨因嗜吃麻辣鍋及油炸食物,近日在與友人享用火鍋後,突然感到右上腹隱隱作痛。起初她以為只是小問題,休息後便會好轉,然而疼痛不僅未減,反而延伸至右肩,迫使她到醫院掛急診。經檢查,醫師發現她的膽囊被膽結石阻塞,導致急性膽囊炎,最終需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取出兩顆黑色「波霸粉圓」般的結石,這次經歷讓黃阿姨決心開始「少油人生」。
▲台中56歲的黃阿姨因急性膽囊炎就醫,開刀取出2顆粉圓般結石
分類 : 健康 |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