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痛是常見症狀,但若伴隨特定徵兆,極有可能是致命的「急性會厭炎」。就有一名30多歲男子喉嚨劇痛前往醫院掛急診,醫師觀察情況斷診罹患「急性會厭炎」,需立即留院接受治療否則恐面臨生命危險,怎料男子卻沒放在心上堅決出院,結果離開20分鐘就被人發現倒臥在醫院停車場,且已失去生命跡象,全力搶救後雖恢復呼吸,但腦部受損已無法從昏迷中醒過來。 ▲30多歲男子喉嚨痛斷診「急性會厭炎」,拒留院治療20分鐘後被發
在這個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許多人養成了在廁所滑手機的習慣,不知不覺間延長了如廁時間,但美國醫學專家最近發出警告,指出這種看似無害的習慣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風險。醫師建議,如廁時間最好控制在5到10分鐘之內,否則恐因姿勢問題造成血液循環不佳,嚴重甚至會增加罹患痔瘡的風險。 ▲醫師警告,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有可能增加罹患痔瘡的風險。(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根據外媒《CNN》報導,德州大學西南醫
提到威而鋼,大家普遍聯想到它能改善男性的勃起功能。然而,最新研究指出,這款藥物可能還有一項意想不到的健康好處幫助心血管健康,甚至可能降低死亡風險。 ▲ 最新研究指出,威而鋼可能有助心血管健康,甚至降低死亡風險。(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研究顯示:威而鋼或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 根據近期的觀察性研究,長期服用威而鋼的男性在特定心血管疾病上的風險有所降低。研究數據顯示,這些患者的死亡風險減少約
許多人對「小中風」不太了解,但其實,小中風又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中風的前兆。根據醫學研究,出現小中風後的7天內,有4%至10%的人可能發生真正的中風,而在90天內發生中風的風險甚至提高至10%至20%。因此,及早發現並預防小中風發展成更嚴重的中風至關重要。 ▲ 小中風是一種警訊,7天內中風風險升高,需及早發現並預防更嚴重後果。(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小中風通常表現為短暫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在不同階段的健康需求會有顯著變化。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對108位25至75歲的受試者長期追蹤,發現了兩個人體老化的「斷崖式」轉折點44歲與60歲。在這兩個年齡段,身體會經歷明顯的衰退變化,肌肉品質開始下降,心血管健康風險也逐漸增加。這項研究強調,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是抗老化的重要因素。透過對這些轉變的了解,未來的研究將能更有效地推動延緩老化的相關措施。 ▲ 44歲與60歲是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許多人養成了晚睡或熬夜的習慣,但其實這樣的生活方式對大腦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專家指出,熬夜一晚可能會讓大腦老化約2年,加上不良的飲食和飲酒習慣,都會加速大腦的衰退。以下將提供簡單易行的生活方式建議,讓大家更輕鬆地保護大腦。 熬夜與大腦健康 熬夜對大腦的損害不容小覷,尤其是長時間的熬夜更會影響大腦的運作。充足的睡眠有助於大腦的自我修復,而缺少睡眠則會導致大腦無法正常清除毒素,造
飯後瞌睡與血糖波動:專家建議與健康策略 是不是常常一吃飽就想打瞌睡?原來這種飯後昏沉不只是「肚子撐了」的問題,專家指出,這可能是血糖在搞鬼!餐後血糖如果快速上升又迅速下降,會讓人瞬間失去精神。別擔心,透過簡單的小改變,就能幫你穩定血糖、提神又順便幫助控制體重! ▲ 飯後血糖波動讓人犯困,適量運動和調整飲食順序有助穩定血糖、提升精神。(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為什麼吃飽會想睡? 吃完飯後感
高度近視不僅僅影響日常視力,更可能引發嚴重的眼科問題,如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是一種急症,指的是視網膜與底層組織分離,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永久視力喪失。醫師提醒高度近視族群務必警覺,並特別關注以下5大視網膜剝離的早期徵兆。 ▲ 高度近視不僅僅影響日常視力,更可能引發嚴重的眼科問題。(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視網膜剝離的5大警訊 飛蚊症加重飛蚊症指的是視野中出現小黑點、線條等異物,這是
糖尿病在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疼痛或不適,讓許多人忽略了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事實上,糖尿病的早期徵兆常以無痛的方式悄然出現。從皮膚、體重到視力的變化,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 ▲ 專家提醒,糖尿病的早期徵兆常以無痛的方式悄然出現。(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皮膚變黑:胰島素抗性指標 當脖子、腋下等皮膚皺褶處出現黑色、厚重的色素沉澱,這可能與胰島素抗性有關。當身體對胰島素反應減弱時,色素可能堆積在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中的提神飲品,但除了提神,它還對健康有不少好處。咖啡中的主要成分咖啡因和綠原酸,已被研究證實對血脂、血糖和心血管健康有潛在益處。然而,適量才是關鍵,過量飲用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負擔。 【延伸閱讀:別再輕忽高血脂! 500萬台灣人面臨的隱藏健康炸彈】 ▲ 咖啡因、綠原酸都能降血脂。(示意圖/Shutterstock) 咖啡的健康成分與益處 咖啡因是咖啡中讓人提神的主角,能刺激中樞神經
不沾鍋因為好清洗又不黏鍋,是不少家庭的煮飯神器,但你知道嗎?不當使用不沾鍋可能會帶來健康隱患,甚至增加致癌風險!被譽為「無毒教母」的譚敦慈,提醒大家使用不沾鍋時要避開6大「使用雷區」,確保烹飪更安心。 不遵守這些使用規則,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風險。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鍋具時,不僅要關注價格,更應重視產品的安全性,以保護自己的健康: 選購鍋具時,避開「PFOA」挑選不沾鍋時,譚敦慈提醒一定要避開含
血脂與高血脂概念 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質的總稱,主要包括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參與激素的合成;而三酸甘油酯則是身體儲存能量的主要形式。當血液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水平異常升高時,即可稱為高血脂。高血脂可由遺傳因素影響,也可能因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當及缺乏運動所導致。 ▲ 高血脂不只遺傳,台灣每5人就1人罹患。醫教你吃這些食物護心又降三酸甘油脂。(示意圖/ENews新
痠痛貼布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緩解疼痛選擇,其主要成分水楊酸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 能有效減輕痠痛。然而,台灣專家提醒,使用痠痛貼布雖然方便,但若忽視安全用量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包括胃出血和腎衰竭等問題。 ▲ 痠痛貼布潛藏健康風險!專家提醒「這樣用」易致胃出血、腎衰竭(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使用注意事項:避免過量與長時間使用 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痠痛
黑咖啡因富含抗氧化物質而聞名,近年來多項研究指出,適量飲用黑咖啡對心血管健康、肝臟功能等多方面的健康都有顯著益處。專家提醒,尤其是淺烘焙的黑咖啡保留了更多的抗氧化成分,能有效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損害,是護心防病的絕佳選擇。 ▲ 黑咖啡富含抗氧化成分,適量飲用可有效護心、防病,成為健康飲食的重要選擇。(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黑咖啡的健康益處 黑咖啡內含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包括多酚等成分,這些
近日,高雄一名女大生因服用抗生素治療青春痘時喝水不足,導致藥物卡在食道造成黏膜發炎潰瘍,事件引發人們對正確服藥方式的關注。對此,醫師提醒,服藥時應至少喝200毫升的水,高雄市衛生局也呼籲,「吃藥配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切勿以咖啡、茶、牛奶、柑橘類果汁、含酒精飲料等飲品取代。 ▲高雄市衛生局提醒,「服藥配白開水」是最佳選擇。(示意圖/ENews資料庫) 衛生局指出,許多人為求方便,服藥時隨手拿起手
每個人的睡眠習慣都不一樣,大部分人在睡覺時都會使用枕頭,以支撐脖子和頭的重量。對此,英國心臟病學權威、保險公司Vitality副醫療處長戈德塞斯(Rosie Godeseth)提醒,除了虛弱倦怠、四肢腫脹、咳嗽超過3週、腹脹、體重上升、心率加快、食慾不振之外,若在沒有枕頭支撐的情況下,平躺時難以入睡或覺得呼吸困難,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徵兆,務必儘速就醫檢查。 ▲ 若在沒有枕頭支撐的情況下,平躺時難
69歲的林女士最近身體出了些狀況,她持續發燒、食慾不振,檢查後才發現自己得了肝膿瘍,而病原體正是常見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經治療後,她的病情穩定下來,但醫師還建議她再進行大腸鏡檢查。結果出乎意料,檢查顯示林女士的大腸內有早期癌細胞。幸運的是,她即時接受了手術治療,現在定期追蹤,健康狀況良好。 ▲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肝膿瘍患者,經大腸鏡檢查後常發現大腸病變,建議患者接受早期檢查。(圖/ENews
無論天氣炎熱還是運動後,流汗產生的異味往往令人困擾,甚至可能影響自信心。但這些體味其實也可能是身體健康的潛在信號。營養師高敏敏指出,不同的流汗異味可能反映出不同的健康狀況,通過觀察並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助於改善異味,提升健康。 ▲ 流汗異味可能暗示健康狀況,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助改善體味,增強自信。(圖/Shutterstock) 不同類型流汗異味與健康警訊 油垢味:若汗味中夾帶油膩感,可能
在營養師的推薦清單中,花椰菜尤其是綠花椰菜一直都是「超級食物」之一。它不僅營養豐富,還被認為有助抗癌、穩定血糖,是健康飲食中不可缺少的好選擇!營養專家指出,適量攝取花椰菜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並且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搭配含有硒的食材吃,效果會更好。 ▲ 花椰菜營養豐富,是抗癌和穩定血糖的超級食物,搭配含硒食材更增健康效果。(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花椰菜的營養成分和健康效果
胃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問題,成因多樣,可能涉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家族遺傳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雖然不少人會在胃痛時選擇喝熱水緩解不適,但這種方法並非萬全之策,甚至可能加重胃部負擔。專業醫師建議應了解胃痛成因,避免誤區,以更科學的方式保護胃部健康。 胃痛的原因:從飲食到病菌的綜合影響 胃痛的原因多樣化,包括飲食不當、壓力、家族遺傳因素,還有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些因素容易損害胃黏膜,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