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是膽囊內形成的固體物質,主要由膽固醇、膽鹽及其他成分組成。膽結石的形成過程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不規律的飲食及高脂肪飲食會增加膽結石的風險。尤其是年輕男性,儘管相對於女性的發病率較低,仍需注意其潛在風險。醫師建議,保持三餐規律、避免長時間禁食有助於預防膽結石的形成。 此外,性別和年齡也是膽結石的風險因素之一。女性罹患膽結石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這一現象與荷爾蒙變化及生理結構有關。生活方式的改變
高跟鞋的穿著習慣對女性的骨盆前傾有顯著影響。物理治療師胡逸惟指出,長期穿著高跟鞋會導致腰椎滑脫,並使得骨盆底肌因為壓力的聚集而變得鬆弛。這種體態變化不僅影響骨盆的穩定性,還可能促使漏尿等健康問題的出現。 隨著骨盆前傾的情況加劇,女性的體態也會隨之改變,這進一步影響骨盆底肌的功能。骨盆底肌的鬆弛會導致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減少高跟鞋的穿著是改善這一狀況的有效方法。 漏尿的現況與成因
近期,波波醫生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名劉姓醫師在進行手術過程中不幸導致患者死亡,後來被揭露其學歷源自波蘭醫學院。這一事件不僅震驚了醫療界,也引發了網友的高度關注與討論,社會對於醫療品質的信任感受到挑戰。社會各界對於醫療品質的擔憂使得這一事件成為熱議話題。隨著事件的發展,許多人開始質疑外國學歷醫師的專業能力,並呼籲加強對醫療人員的監管,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台大醫院的立場 針對波波醫生事件,
隨著秋季的到來,氣候變化對人體抵抗力的影響日益明顯。秋季乾燥的空氣中,沙塵與細懸浮粒子增多,這些環境因素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和呼吸道疾病,使得許多人在這一季節面臨健康挑戰。因此,適當的秋季養生變得尤為重要,以增強抵抗力和維持健康。 在這樣的環境下,滋陰潤燥成為秋季養生的重點。透過攝取潤肺食材,調理身體和氣血,能有效減少由季節變換引發的健康問題,如口乾舌燥、咳嗽等症狀。此外,情緒管理也不可忽視,透過
糖尿病的定義及影響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徵為血糖(葡萄糖)水平異常升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糖尿病可分為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不斷增加,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糖尿病不僅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還可能導致心臟病、腎臟病及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及併發
灰指甲(甲癬)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主要影響手指甲和腳趾甲。這種感染通常由多種真菌引起,尤其是皮膚癬菌。這些真菌能在潮濕和溫暖的環境中繁殖,因此常見於公共場所,如游泳池和更衣室。感染後,指甲可能會變色、變厚,並出現脆化的情況。 常見的真菌類型包括絨毛癬菌和皮膚癬菌等。這些寄生於皮膚的真菌能夠侵入指甲,導致指甲的外觀和結構發生變化,影響日常生活和個人形象。 灰指甲的症狀特徵 灰指甲的主要症狀包括指
失智症是一組影響思維、記憶和社交能力的疾病,最常見的類型包括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通常以緩慢的進程影響記憶和認知功能,最初的症狀可能僅為健忘或迷惑。隨著病情惡化,患者的日常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血管性失智症則與腦部的血流受限有關,通常是由於中風或其他血管疾病引起,導致腦細胞損傷。 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的盛行率逐年上升,特別是血管性失智症的成因與高血壓、中風等腦部疾病息息相關
昨(14)日是第18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過去年30年來,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比例增加了1倍,考慮到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粗估糖尿病患者人數從不到2億人增至超過8億人,暴增整整4倍,其中發展中國家的增幅最大,情況令人擔憂。 ▲ 過去年30年來,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比例增加了1倍。(示意圖/ENews) 根據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全球約14%的
台灣人對咖啡的熱愛程度一直在上升,咖啡已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忙碌的工作日,還是休閒的週末,咖啡都為人們提供了提神的效果和社交的機會。咖啡館遍布城市,成為人們放鬆和交流的熱門場所。隨著咖啡文化的興起,台灣的咖啡選擇變得多樣化,各種不同風味的咖啡飲品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然而,在享受咖啡的同時,了解其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 摩卡咖啡的熱量與健康影響 摩卡咖啡是一
不同血型不僅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和代謝,還可能對飲食需求有所不同。根據營養學的研究,不同血型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存在差異。這使得針對特定血型的飲食建議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健康和減肥。 各血型飲食建議 A型血A型血的人應以蔬果及植物性蛋白質為主,這類食物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促進消化。適合的運動方式為瑜伽,因其能幫助放鬆身心,增強柔韌性。高敏敏營養師強調,減重需持之以恆,應避免單靠節食造成肌肉流失,選擇
氣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約有2.62億人受此影響。該疾病的特徵包括氣道的持續性發炎,導致呼吸困難、喘鳴及咳嗽等症狀。根據2019年的統計,因氣喘而死亡的人數高達45.5萬,患者多為兒童、青少年及壯年族群(60歲)。這些數據顯示氣喘對公共健康的重大影響。 隨著氣喘患者人數的增加,了解其成因及風險尤為重要。特別是吸菸者,因其生活習慣,面臨更高的氣喘發病風險及更嚴重的症狀。醫師黃軒指出,這
最近的空氣品質報告顯示,西半部的天空幾乎被灰霧籠罩,空氣品質不佳,這直接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專家指出,空氣污染不僅僅導致過敏反應,還可能引發長期的健康問題,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等。尤其是PM2.5的存在,長期接觸會引發慢性發炎,進而損害身體健康。 PM2.5的危害性 PM2.5是指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粒子,主要來源於燃燒過程、工業排放及汽車尾氣等。研究顯示,PM2.5與肺腺癌的發
中國杭州一名35歲黃姓女子因長期飽受便秘之苦,過去3年來不間斷地服用牛黃解毒片,某天突然發現全身發黑,且出現發燒、月經不順、手腳麻木、胃口不佳等情況,嚇得她立刻就醫檢查,才得知自己竟是「砷中毒」,也就是俗稱的「砒霜中毒」。對此,醫師警告,雖然牛黃解毒片具有抗炎和解毒作用,但不宜長期或大量服用,尤其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者,更應小心謹慎。 ▲ 女子因長期服用牛黃解毒片,不幸砷中毒。(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往往會忽視了身體發出的警訊。就有一名30多歲人夫因長期對妻子「性趣」缺缺因而被懷疑出軌,逼問之下才鬆口承認,因為生殖器感染才不願行房,妻子一聽更加惱火,認為丈夫一定是在外面偷吃才會不幸染病,並強逼著丈夫就醫檢查,結果卻出人意料,沒想到「生殖器感染」竟是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的前兆。 ▲私密部位反覆感染恐可能是罹患糖尿病的警訊。(示意圖/ENews資料庫) 營養師許瓊月在節目
美國賓州的114歲老婦娜歐米(Naomi Whitehead)是全美在世最高齡人瑞,她大方分享,自己長壽的秘訣就是努力工作、維持充實且快樂的生活、遠離不良嗜好、保持健康飲食,以及擁有讓她保持樂觀的信仰,強調:「如果不去教堂,我就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了」。 ▲ 114歲的娜歐米分享長壽5大秘笈。(圖/翻攝自 St. Paul's Senior Living Community 臉書) 綜合外媒報導,
喉嚨痛是常見症狀,但若伴隨特定徵兆,極有可能是致命的「急性會厭炎」。就有一名30多歲男子喉嚨劇痛前往醫院掛急診,醫師觀察情況斷診罹患「急性會厭炎」,需立即留院接受治療否則恐面臨生命危險,怎料男子卻沒放在心上堅決出院,結果離開20分鐘就被人發現倒臥在醫院停車場,且已失去生命跡象,全力搶救後雖恢復呼吸,但腦部受損已無法從昏迷中醒過來。 ▲30多歲男子喉嚨痛斷診「急性會厭炎」,拒留院治療20分鐘後被發
在這個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許多人養成了在廁所滑手機的習慣,不知不覺間延長了如廁時間,但美國醫學專家最近發出警告,指出這種看似無害的習慣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風險。醫師建議,如廁時間最好控制在5到10分鐘之內,否則恐因姿勢問題造成血液循環不佳,嚴重甚至會增加罹患痔瘡的風險。 ▲醫師警告,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有可能增加罹患痔瘡的風險。(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根據外媒《CNN》報導,德州大學西南醫
提到威而鋼,大家普遍聯想到它能改善男性的勃起功能。然而,最新研究指出,這款藥物可能還有一項意想不到的健康好處幫助心血管健康,甚至可能降低死亡風險。 ▲ 最新研究指出,威而鋼可能有助心血管健康,甚至降低死亡風險。(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研究顯示:威而鋼或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 根據近期的觀察性研究,長期服用威而鋼的男性在特定心血管疾病上的風險有所降低。研究數據顯示,這些患者的死亡風險減少約
許多人對「小中風」不太了解,但其實,小中風又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中風的前兆。根據醫學研究,出現小中風後的7天內,有4%至10%的人可能發生真正的中風,而在90天內發生中風的風險甚至提高至10%至20%。因此,及早發現並預防小中風發展成更嚴重的中風至關重要。 ▲ 小中風是一種警訊,7天內中風風險升高,需及早發現並預防更嚴重後果。(圖/ENews新聞網AI繪製) 小中風通常表現為短暫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在不同階段的健康需求會有顯著變化。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對108位25至75歲的受試者長期追蹤,發現了兩個人體老化的「斷崖式」轉折點44歲與60歲。在這兩個年齡段,身體會經歷明顯的衰退變化,肌肉品質開始下降,心血管健康風險也逐漸增加。這項研究強調,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是抗老化的重要因素。透過對這些轉變的了解,未來的研究將能更有效地推動延緩老化的相關措施。 ▲ 44歲與60歲是
2 / 9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