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疫情再度引發關注。疾管署今(1)日指出,國內6月共新增17例本土確定病例,其中包含1起由家庭延伸至校園的群聚事件與3起家庭群聚。個案遍布北、中、南部,相關接觸者已匡列並進行健康監測或預防性投藥,監測期間將持續至7月下旬。
▲北部學生確診百日咳,已傳染9人。(示意圖/shutterstock)
其中,北部一名10多歲青少年為指標個案,5月下旬出現咳嗽與流鼻水等症狀,症狀未解後確診百日咳。經疫
分類 : 健康 | 2025-07-01
35歲的張姓廚師在十多年前被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RA),經過藥物治療後,發炎指數降至正常水平。隨後,他接受了生物製劑治療,抽血指數和關節腫脹疼痛都有所改善。多年來,他以為「不痛就沒事」,直到最近再次出現關節疼痛症狀,才發現手腕骨頭已經悄悄受到破壞。幸運的是,經過醫師評估後,他改用不同的生物製劑治療,破壞狀況才得以穩定。
▲ 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發展往往沒有明顯異狀,務必定期追蹤及服
分類 : 健康 | 2025-07-01
隨著臺北市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在114年5月達到23.56%,位居全國第二。面對長者功能衰退的挑戰,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長者功能評估(ICOPE)服務,協助長者掌握健康狀況,並提供預防措施以延緩失能。
▲ 凡評估發現異常並參與預防服務及完成後測評估的長者,即可獲得100元禮券。(圖/記者郭懿慧 攝)
記者會上,一位68歲的長者現身說法。他在65歲時因頸部受傷導致癱瘓,經過日照中心推
分類 : 健康 | 2025-06-30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國小學童在幼兒園「大班升小一」及「小一升小二」期間,近視發生率達到高峰。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家長,暑假期間也要持續關注孩子的視力健康,並建議利用暑假進行一年一度的「護眼護照」檢查。這項檢查不僅能夠及早發現視力問題,還能為孩子的視力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進一步推廣護眼知識,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出了「以Eye之名用童聲守護視界」活動,邀請國小學童參加小小錄音員徵選,
分類 : 健康 | 2025-06-30
在寒冷的季節裡,熱湯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溫暖慰藉。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湯品選擇,您是否也曾陷入選擇困難?這碗湯香氣撲鼻,那碗湯看起來滋補,但它們的熱量究竟有多高呢?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湯品的熱量秘密,幫助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麻油雞湯、四神湯熱量超高!?營養師揭健康喝湯4原則。(圖/高敏敏營養師、白袍聯盟)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高熱量湯品。麻油雞湯以其濃郁的香氣和滋
分類 : 健康 | 2025-06-30
55歲的吳先生因右腳大拇指關節疼痛腫脹2至3天而前往醫院就診。他表示,這種突如其來的關節疼痛已經反覆發生多次,常見的發作部位包括膝蓋、腳大拇指和腳背。每次發作時,他都會到附近診所接受注射和藥物治療。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吳先生的尿酸數值高達9.1 mg/dl,遠超過男性正常值的2.5至7.0 mg/dl。透過病史和檢查結果,醫師確認他的症狀是由痛風性關節炎引起。此外,吳先生的血糖、血壓和血脂肪也偏高。
分類 : 健康 | 2025-06-27
在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李浩維經常面對患者的疑問:「為什麼我的膽固醇數值正常,卻還是需要服用降膽固醇的藥物?」這個問題反映了許多人對於膽固醇與心血管健康之間關係的誤解。事實上,膽固醇的控制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僅僅將血清膽固醇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是不夠的。
▲ 膽固醇的控制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圖/shutterstock)
血脂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血脂主要由三
分類 : 健康 | 2025-06-27
日本山形縣近日成立全國首座「捐便中心」,讓民眾的排泄物不再只是廢棄物,而是能夠換取現金並幫助病患的珍貴資源,獎勵金額最高達5,000日圓(約新台幣1,016元),這場被稱為「屎金革命」的計畫,正重新定義人們對糞便的想像,也為未來醫療科技開啟全新可能。
▲日本首創「捐便中心」,符合資格捐糞便者一次最高賺1016元。(示意圖/ENews資料庫)
由日本新創公司「MetaGen Therapeutic
分類 : 健康 | 2025-06-26
中國河南省一名11歲男童近日因反覆發燒、咳嗽就醫,經檢查竟確診罹患肺癌,震驚醫界。醫師追查病因後發現,男童自小長期暴露於父親在家吸菸所產生的二手菸環境中,這極可能是導致病變的主因。專家指出,兒童肺部尚未發育完全,對有害物質的抵抗力較弱,長期吸入二手菸不僅會增加罹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更可能引發癌症等嚴重健康問題。
▲爸爸長期在家抽菸害11歲兒子罹患肺癌。(示意圖/Shutterstock)
綜合中
分類 : 健康 | 2025-06-25
在影集《忘了我記得》中,謝盈萱與秦漢的精湛演出,讓觀眾深刻感受到面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情感挑戰。劇中女兒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父親說:「沒關係,你什麼都不記得沒關係,你只要記得,你女兒很愛你就好了。」這句話不僅觸動人心,也反映出台灣社會正面臨的失智症照護壓力。
▲ 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鄭昶傑。(圖/Netflix)
失智症患者人數攀升
根據衛福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數據,目前台灣約有35萬名失智
分類 : 健康 | 2025-06-23
在炎炎夏日,許多人喜愛享用清爽的生魚片、割烹料理或是生菜沙拉。然而,這些生食的美味背後,卻隱藏著潛在的健康風險。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大家,生食雖然美味,但在享用時必須小心謹慎,以免將細菌和寄生蟲一併吃進肚子裡。
▲ 夏日爽嗑生魚片!營養師揭「4大類」隱藏危機,小心吃進細菌、寄生蟲。(圖/高敏敏營養師白袍聯盟)
生肉的隱藏危機
生肉料理如生牛肉、生雞肉等,雖然口感獨特,但卻是病菌的溫床。常見的病菌包
分類 : 健康 | 2025-06-23
你是否曾經在上床後,感覺雙腿麻麻癢癢,彷彿有東西在爬?這種情況可能是「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的徵兆。這種症狀常在睡前或靜止時出現,讓人感到雙腿內部麻癢、不舒服,甚至忍不住想要一直動腿來舒緩不適。然而,這樣的情況卻可能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 一上床腿超癢像蟲在爬?!營養師教5招舒緩「不寧腿」不適,多吃這些食物能改善。(圖/高敏敏營養師白袍聯盟)
不
分類 : 健康 | 2025-06-19
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不斷攀升,許多人開始擔心中暑的風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的蘇彥伯醫師提醒大家,炎熱的天氣不僅僅會導致中暑,還可能誘發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 醫師提醒,炎熱的天氣不僅僅會導致中暑,還可能誘發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圖/Shutterstock)
近日,一位70多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檢查,醫生發現他患上了急性心肌梗塞。幸運的是,心血管中心的醫療
分類 : 健康 | 2025-06-18
當我們提到高血壓,許多人會自然地聯想到這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然而,這種觀念需要更新,因為高血壓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它也可能悄然出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的生活中。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和小兒科學會的統計,兒童與青少年的高血壓盛行率約為3%至4%,而在肥胖兒童中甚至高達25%。這一數據令人擔憂,因為大多數患有高血壓的孩子並沒有明顯症狀,這使得早期診斷和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 小小年紀也會高血壓?!肥胖兒童罹患
分類 : 健康 | 2025-06-17
隨著夏天的腳步逐漸逼近,炎熱的天氣讓人不禁想來一支冰棒消暑。然而,這些看似清爽的冰品,背後卻隱藏著不容忽視的熱量與糖分。你知道嗎?一支冰棒可能就讓你一天的糖分攝取量超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市面上熱門冰品的熱量與糖分,並學習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持健康。
▲ (圖/白袍聯盟)
熱門冰品熱量與糖分排行榜
1. 杜老爺 想戀莓起來派 草莓牛奶雪糕(90g)
- 熱量:263 kcal
- 糖:22.5
分類 : 健康 | 2025-06-17
嘴破、嘴角痛、口腔潰瘍等問題,常被簡單歸因於「上火」,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背後有著不同的原因與對策。了解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並採取正確的飲食策略,才能有效改善症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的建議。
▲ (圖/高敏敏營養師、白袍聯盟)
唇皰疹:病毒感染的隱形威脅
症狀與原因
唇皰疹通常表現為嘴唇邊緣出現水泡,伴隨癢感和刺痛,這是由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程約為14至21天,期間傳染性極強,尤其在發作時
分類 : 健康 | 2025-06-17
一日之計在於晨,許多人習慣以一杯飲品開啟新的一天。然而,這杯飲品的選擇,可能會對你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無論是咖啡、奶茶還是果汁,每種飲品都含有不同的熱量和糖分。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些常見早餐飲品的熱量與糖分真相,幫助你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 早餐喝什麼最健康?咖啡、奶茶、果汁熱量與糖分大揭密。(圖/123RF)
常見早餐飲品熱量與糖分分析
1. 美式咖啡
- 中杯(360ml):熱量62kca
分類 : 健康 | 2025-06-12
疾病管制署今(10)日公布,今年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分別為南部地區1名新生女嬰(案1)與1名新生男嬰(案2),兩案均於5月下旬發病,經通報後確診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目前仍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今年已6例腸病毒重症、3死,4例為出生未滿1月新生兒。(示意圖/shutterstock)
南部2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
案1女嬰出生第6天出現嗜睡與餵食困難,隔日出現低體溫、肝功能
分類 : 健康 | 2025-06-10
疾病管制署今(10)日表示,國內新冠疫情上升幅度雖然趨緩,但重症與死亡病例數仍持續增加,尤其50歲以上族群住院人次仍在上升。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重症警示症狀,應立即就醫,勿輕忽病情。
▲新冠疫情「重症死亡雙飆高」。(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增重症166例、死亡25人
疾管署統計,第23週(6月1日至7日)國內新冠門急診就診人次為70,182人次,較前一週上升9.3%,但增幅明顯減
分類 : 健康 | 2025-06-10
維持車輛清潔是車主的重要責任,但你知道嗎?轎車的整潔不僅影響行車安全與車輛壽命,更關乎乘客的健康。專家提醒,儘管車內看似乾淨,但有一個地方卻是駕駛天天都會接觸卻經常忽略,而這個地方的細菌量竟然遠超過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鍵盤,甚至比公共廁所的馬桶還要多。
▲專家提醒,駕駛經常接觸的方向盤細菌量比公廁馬桶還多。(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汽車網站《Plates Express》報導,研
分類 : 健康 | 2025-06-10